返回第572章 李司空要抗令吗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572章 李司空要抗令吗

血染残阳。

金沙滩上,得胜的唐军将士忙着在搜捕俘虏、收割首级、收拢战马、武器等。

还有专人把自家的伤兵送到临时病儿营,交由军医和傔从治疗、看护。

有士兵们唱着欢快的曲调,打水烧火,把战场上死马分割下的肉拿来炖煮。

唐临和薛万彻一行,走在这个营地里,

虽然血腥味浓烈,可全军上下那股子喜悦之情,连他们也被感染。

一路过来,

敌军伏尸三十里,

他们大为震撼。

本以为李逸军以少击众,能取得大捷,必然也会损伤不小,

可如今看到的情况,却出乎意料,伤亡好像并不大。

尤其是这士气格外的高昂。

来到中军大纛旗下,

那位李司空身着犀皮甲,坐在一个小马扎上,将校分坐他下首左右。

一过来,

就听到了斩首三千余,俘虏三万二千余的这个惊人战果,

唐临张大着嘴,一时都忘记向李逸见礼,

那位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武安县公薛万彻,也是深深震惊。

许多道目光向他们望来,

唐薛二人这才回过神来。

唐临上前行礼,“下官东宫右卫率铠曹参军事唐临,拜见李司空。”

“太子左卫率车骑将军薛万彻拜见大王。”薛万彻也上前行礼。

李逸看着两人,

“两位辛苦了,”

“薛将军,你五弟身体可好些了?”

薛万彻五弟薛万备,此前随李艺入朝后,被皇帝授为武安王府帐内府副典军。

但是,老三薛万均接受调令,去了秦王府任职右二护军,老四薛万彻也到了东宫为车骑将军,老大薛万述去了屯营为中郎将,老二万淑去了齐王府为右二护军。

可唯独这个老五薛万备,被授予武安王府副典军后,却一直没来上任。

理由是打马球时摔断了腿,在长安养伤。

李逸不相信薛家五虎中的老五,会打个马球就摔断腿,大半年都还一直在长安养伤。

他更相信是薛万备不想来给他李逸做事。

薛万彻也没料到李逸见面就问这个,只好道:“大夫说五郎腿伤到骨头,要多养养才不会留下后患。”

李逸点头,“那就好好休养。”

唐临拿出太子令,

“李长史,如今唐突厥达成和议,颉利可汗也如约退兵,两家好不容易化干戈为玉帛,

殿下亲自北上巡视边关,犒赏功勋抚恤伤亡,安抚百姓恢复生产。

刚到太原,便听闻了淮阳王违抗撤退军令,在云中擅自再启边衅,还导致被重围,差点让两万幽州军尽没。

虽然得长史及时相救,可这却也是严重破坏了朝廷与突厥的盟约。

现在李长史又擅自出兵关外,

这实在是有些太过草率和鲁莽了,完全没有考虑大局。

太子令,立即免去李逸河东行营元帅府长史之职。

命令李逸回太原当面向太子解释,

出关各军,由诸将立即率返本镇。

接令后,立即撤兵,不得有片刻延误,更不得再抗令擅自出击!”

“大唐与突厥的和议,来之不易,不容破坏。”

···

李逸听完唐临宣读的太子令,面无表情。

其余刘世让等诸将,也都皱起了眉头。

良久。

李逸缓缓开口,

“唐铠曹是从太原来的?”

“正是。”

“那你来时,太子只知某率兵出雁门,也料不到某已经在此黄梁大败敌军吧?”

唐临沉默着。

“太子更不知此战能大捷,斩首三千余,俘虏三万二千余,缴获战马、武器无数,

更料不到敌人五万联军却如此不堪一击,如今虽有万五漏网之鱼,可许多人已经惊慌溃逃,

能跟苑君璋、步利设逃回云中城的,只怕一万都不会有。

太子也想不到,现在的云中城,是何等的虚弱吧。

某现在率领这三万余兵马,北上云中,有很大机会夺取云中。

拿下云中,那我大唐便一举恢复了云朔二州,把防线由雁门关,向北推进数百里,推到外长城。”

唐临叉手,

“下官来时,太子确实没料到此战如此快有结果,

但太子也交待过下官,再三强调,此时不是争一城一池之得失,而是要考虑全局。

如今江南叛乱,战事僵持。

北边好不容易跟突厥达成和议,让颉利退兵,若是再起边衅,现在河北、代北、朔方都空虚,

既无强兵、也无粮草储备,如何能战?

若贪一时之功,而引颉利震怒,再引军来攻,那时又将如何应对?”

“那时万千生灵涂炭,百姓于水火之中,司空担的起这个责任吗?”

李逸负手,

直视唐临,面对着这个太子的年轻心腹,他也不毫不客气的直言:“难道太子真以为和亲、赏赐,甚至是割地,就能满足突厥?

颉利可汗这次撤兵,不是因为和亲才撤兵的,是他的攻城器械被烧了,他攻不下雁门城,也拿不下忻州,所以不敢主力深入。

是朝廷诸路兵马向雁门合围,是突厥军数次战败,天气又炎热,颉利这才答应和议退兵。”

“雁门关外,那也是我汉家故地,岂能割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