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5章 凤眼蓝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一株水葫芦,一百天,就能繁殖覆盖满六亩水域,这是何等惊人的速度啊。

种什么粮食也没这么快啊。

最重要的是这东西,在中国没有天敌。

他的天敌是南美的水葫芦象甲虫,但中国没引进,所以水葫芦就能肆无忌惮的生长扩张。

这玩意在中国,唯一天敌可能就是旱灾了。

南方江河湖泽多,旱不死,也就是北方的大旱和寒冬,会限制下它们,但只要一开春,这些水葫芦就又会死灰復燃。

李逸看著露台上这几口水缸里的水葫芦,加起来也就二三十棵,如果现在带到南方去,一百天后,这些水葫芦就能变成近二百亩。

再过三个月,那就能变成十万亩不止。

这是宝贝啊。

在东南亚,这些水葫芦因为长的特別好,当地人还拿来晒乾后编织席垫、篮子、提袋等物。

李逸把这些宝贝,连缸都挪到了自己的藏书楼。

这里日夜烧炉子,室温有二十度左右,这正是水葫芦最佳的生长温度,就是缺少些日照,

但可以把书房的窗扩大,用上明瓦。

最好还是得去趟长江以南,把这水葫芦在那边养。

···

贞观殿內,

长孙皇后给皇帝送汤。

“天冷,適合吃藕,这藕是山南道安州进贡,砂锅文火慢燉一个时辰,十分粉糯,尤其是这个汤特別鲜美。”

“陛下趁热吃,暖暖身子,你这一忙起来,连饭都顾不得吃了。”

李世民看著案上堆积的奏疏,放下笔,“国家公务,不敢懈怠啊,最近朝廷派出巡使,巡查各地粮仓,查出了许多的蛀虫和亏空,

这眼看著马上春荒夏飢,

朝廷绞尽脑汁各方筹调粮食以备灾,

结果那些蛀虫却在后面偷盗。”

李世民很生气,之前让温彦博去查,结果进展缓慢,擼掉了温彦博后,李世民听从李逸建议,从朝中抽调三品大臣十余人,分赴各地督查。

还给他们各派了五百禁军隨同,动了真格的。

这一番严查下来,

各地粮仓,到处都是亏空,那些蛀虫做假帐,偷盗粮食,甚至把旧粮换掉仓中的新粮,

还有的粮食只存在帐面之上。

实际仓中空空如也。

那些傢伙蛇鼠一窝,侵吞公粮,发灾难財。

李世民知晓此事十分愤怒,想要把这些人全砍了,宰相魏徵和工部尚书屈突通却坚决反对大开杀戒,认为按律也罪不至死。

李逸则提议,让那些贪官污吏,把亏空的粮食全部补齐,那些换掉的粮食,也得换回来,还要再重罚一笔粮食缴纳,

再统统按律处置,该免就免,该调就调,该降就降。

但不管是免还是降,都得把窟窿补齐。

皇后打开砂锅,给丈夫舀了碗汤,送到丈夫面前。

李世民闻到那香味,

也不由的吸了下鼻子。

“观音婢你这是要我破戒啊,说好过午不食,一日两膳的。”

长孙氏微笑回应,“现在还没过正午呢,这只是一晚藕汤,也不算一餐。”

李世民端起碗,先喝了一口汤,立马称讚起来。

“观音婢你这手艺也是越来越好了,这藕汤鲜美无比。”

“是食材好,山南安陆冬季挖的粉藕,搭配卫王家养的乌金猪的排骨,只加了一点盐,味道就这么鲜美。”

皇后似不经意道:“大郎今日送去卫王府上,结果刚到门口,大郎身边跟隨多年的保傅、乳娘等,就全被卫王送回东宫了。

现在大郎身边,连一个熟悉的人都没有了,

臣妾很是担忧,也不知道他能习惯不。”

李世民喝了几口汤,夹起块藕,文水燉的十分粉糯,再夹一块排骨,也是仍十分鲜嫩。

“李逸家的猪肉確实好,別家都比不上。”称讚两句,他安慰皇后,“你也不用担心大郎,你看李逸家那些孩子一个个养的多壮实。

没有一个娇弱的,他家那大女儿小辣椒,骑马奔驰,还能射中飞鸟。他家大郎李琮二郎李琰都结实的跟小牛犊子似的,

还有那小玉儿,原本是个逃荒快饿死的饥民孤儿,当时都只剩下皮包骨,可如今养的你看多好,白里透红。

咱承乾就有点体弱,我觉得啊,还是养的太仔细了些,让他在李逸家帮著调养调养。

就按李逸家那套来,承乾身边的人都回来也好。

要是承乾真调理好了,我看到时咱把青雀也送去调理调理,青雀这孩子有点偏胖了,太胖也不好···”

“你要不放心,我明天派人去瞧瞧。”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