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岭农业最畅销的稻种是【南光五号】,以后恐怕还要加上【农优精品016】。
这一季培育的【农优精品016】稻种,数量庞大,但几个大客户的购买力可不容小觑。
购销合同签订之后,他们订购的【农优精品016】稻种数量就占据了秋收产量的一半以上。
“支书,这下子【农优精品016】的供应又不够了。”
蔡桐打来电话,高兴的同时也有些担心。
担心的问题就是【农优精品016】的供应不足,到时候市场上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不要紧,有时候缺货也不是啥坏事,放宽心吧。”
方唯想起了后世的饥饿营销,供不应求说不定是好事,可以快速的拉高的这款稻种的人气。
至于放弃与大客户鉴定的合同,他是不会这么做的。
两人聊了一会,随后结束了通话。
方唯离开了办公室,去谷仓那边看了看。每个生产单位都有谷仓,出货的时候按照公司的发货单安排即可。
现在这个季节,谷仓里空空如也,但已经有人在为秋收做准备。
然后他去农机大队转了转,队员们也已经开始维修维护大型机械,现在不做好保养好,等到秋收的时候难免会掉链子。
“方支书好!”
“方支书,来视察工作呀?”
大家纷纷和方唯打招呼,他也一一作了回应。
“有问题的机械,自己都能维修吗?”
方唯不紧不慢的转了一圈,然后冲着农机大队的大队长问道。
“八成都也可以,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厂家会派人来维修,绝对不会耽误秋收工作的。”
大队长显得很有信心,就差拍胸脯了。
“那就好!你们继续忙,我走了。”
方唯在这边呆了一个多小时,便离开了农机大队。
现在距离秋收还有挺长时间,但必要的准备工作需要提前进行。包括农业机械、各项设施、水电保障等等。
他觉得很满意。
中午回家吃饭,正好盘莲也回来了。
“咦,你怎么回来了?”
“三哥,好像我回来吃饭你还不高兴呀?今天上午去县里开会,开完会时间还早,我就干脆回来休息一下。”
“今天开什么会?”
“乡镇企业局召开的会议,没啥实质性的内容,虚头巴脑的,我都没能听。”
两人闲聊了几句之后,便开饭了。
盘莲在县里就打了电话回来,所以阿姐做了三个人的饭菜,午餐还挺丰盛。
方唯本身就爱吃,在不浪费的前提下,他更愿意吃好一点。反正家里也不缺钱,要是在吃的上面还抠抠索索的,那未免太没劲了。
“三哥,听说电器集团的股票又涨了,每股到了15港元。”
吃饭的时候,盘莲突然来了一句。
“你还关心股票的事情?谁告诉你的?”
方惟有点惊讶,现在可不是互联网时代,资讯不发达,一般情况下也很难获得香江证券市场的信息。
“还用别人告诉我呀,我问雪琴不就行了?”
盘莲笑着回应了一句,自从电器集团公司上市之后,她就很关注对方的股价。
梁雪琴现在基本上都在香山呆着,而她男人于浩又是公司高管,自然知道公司的股价走势。
盘莲和梁雪琴的关系不错,两人经常通电话,所以她才知道这事儿。
“差不多吧,咱们那些股票差不多价值3000万元港元了。当然,现在的禁售期还没过,等过了禁售期就可以卖出。”
方唯见婆娘这么关心此事,就给对方透了底。
现在港元还和内地的本币倒挂,换成本币,现在价值还超过了3000元。
“哇哦,这么多呀?”
盘莲震惊了,股票这玩意这么厉害,动不动就能带来10倍收益?
她搞不明白,也不需要搞明白,一切由男人去处理。
下班上班,盘莲还有点神不守舍。她发愁啊,这么多的钱该怎么啊!
其实方唯也不知道该怎么,这一世,他对物质的需求并不大。在吃的方面讲究一些,穿戴不讲究也没法讲究,谁见过整天在田间地头打转的人穿西装打领带呢?
人这一辈子的基本需求无非是吃穿住行,最多再加上一点精神需求,真不了这么多的钱。
“方支书,你现在有没有空?有空的话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下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