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支书,我们现在就去办。”
几个理事离开了办公室,方唯随后又给蔡桐打了一个电话,公告随后就会发出去。
解决了这件事,方唯看看表,便回家吃饭去了。
建房补贴的事情比预想中要顺利,几乎没什么反对的声音。理事会趁机召开了社员大会,这个议案毫无悬念的获得了通过。
没有享受到福利分房的社员也很高兴,有补贴的情况下,个人的负担起码轻了一半,也就没人再闹腾了。
要不说农村工作难做呢,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处理不好,就容易造成矛盾。
乡里和村里都松了一口气,赵勇还一个劲的夸瑶岭合作社处理的很好,成功化解了隐患。
秋收工作结束之后,除了育种单位,其他生产单位大都种植了越冬油菜。
方唯看着手里的统计报表感到很高兴,这一季整个公司都大有收获,尤其是第一次大量上市的【农优精品016】稻种受到了追捧,只可惜数量不够多,刚上市就被抢光了。
其他的稻种销售也很顺畅,瑶岭农业出品的种子,不光是稻种还是玉米种子亦或是其他作物的种子,在种植户的心里都是最优秀的。
这是公司通过多年的努力积攒下来的口碑,除非是供大于求,否则不会出现滞销的情况。
另外,瑶岭大米也一样。这个品牌已经深入人心,整个产品线形成了高低搭配的格局,每一款大米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而瑶岭农业也形成了从育种到种植,再到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支书,遇到啥高兴的事情了?一个人坐在这里偷偷地乐。”
这时,蔡桐从外面走了进来。
整个秋收期间,他和公司的管理团队时终奋战在农业生产的一线。尤其是他,几乎走遍了公司下属的所有生产单位,方唯都有一阵子没见他了,两人联系都是打电话。
“公司这一季取得的成绩不错,蔡总,大家辛苦了!”
方唯起身请蔡桐坐下,亲自去泡了一壶茶拿过来。
他对于蔡桐和整个管理团队的工作是满意的,尤其是蔡桐本身的学历不高,但平时爱学习,人也聪明,到现在驾驭一家大型的农业集团绰绰有余。
所以说每个人的天赋和勤奋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会掉队,有些人就会脱颖而出。
“谢谢支书的夸奖,我们今后会更加努力。新凯奇的新品玉米种子上市了,销售情况还不错,但不足以对咱们的【南玉一号】构成威胁。”
秋收工作顺利结束,后续的事情一切顺利,蔡桐不禁松了一口气。
再加上各类种子的销售情况良好,他已经不把新凯奇的新品玉米种子放在眼里了。
“这就好!蔡总,放轻松点,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接下来的事情你可以交给手下,自己多休息休息。”
方唯给对方的杯子里添了一些茶水,劝对方要劳逸结合,不要太劳累。
“好的,我正好想着休几天假,到外面去转转。”
两人聊起了家常,等到了中午,便一起去县城吃了顿饭。
下午。
衡州方面来了几个人,他们是来参观米厂的,但其实最重要的任务是和方唯见面谈一谈。
正好蔡桐也在,晚上大家又喝了一顿酒。
衡州方面终于决定妥协,不再要求瑶岭农业把育种基地迁过去。实际上在哪里育种都差不多,但有些事情方唯不想让更多人知道。
一大队和瑶寨都是他的地盘,这么多年没有任何消息泄露出去,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把育种基地外迁的。
尤其是一大队和瑶寨的试验田以及育种小组,是他的嫡系,研究所都要差一个档次。
一顿饭吃完,宾主尽欢。
第二天。
蔡桐陪着客人去米厂参观,对方下午就走了。
公司随后派出了谈判小组去衡州和当地谈承包土地的事情,蔡桐趁着这个空档开始休假,去羊城玩了一个星期。
方唯算是彻底轻松了,时间来到了农闲时节,他也和盘莲商量是不是出去玩几天。
“三哥,咱们去蓉城吧,我挺喜欢那边的美食的。”
盘莲实际上就是想去女儿,当然,蓉城的各色美食也是吸引她的原因之一。
方唯自无不可,瑶岭农业现在是一家成熟的公司,他在与不在都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行。
考虑到蔡桐休假了,所以时间上可以稍微错开一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