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5章 歷史变局,收刘继业破太原(下)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245章 歷史变局,收刘继业破太原(下)

这两面旌旗,终是成了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刘继业也未曾料想得到。

这城內的混乱竟然会来得如此迅速。

但当他发现,並察觉到局势已经彻底超出了自己的预料之后,一切眾將士难以扭转。

乱;

——大乱!

城內的喧囂加之城外宋军的阵阵喊杀之音,彻底打破了太原城的平静。

“杀!!!”

“弟兄们,降了顾公吧,辽国的这群蛮子,平日里不把咱们当人也就罢了,如今竟然还敢抢杀我们的家人,大丈夫在世,岂能受到如此侮辱??”

“没错!!降了顾公!助宋军破城!”

“.”

一阵阵的喊杀声声不断响起。

来自城內外的压力,彻底摧毁了北汉守军的最后一丝军心。

整个守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乱了下去。

隨之而来的便是相互廝杀。

明明宋军都尚未攻破城门,但城內便已经愈发不受控制了起来。

有很多人在衝击城门,想要为宋军敞开通道。

也有人在奋力的抗爭。

但这一切终是徒劳无功。

结局,其实早已註定。

歷史终是再次发生了改变,赵匡胤他终是要踏过了原史之中他从未踏过的牢笼,潜龙升天。

咚!咚!咚!

咚!咚!咚!

宋军的战鼓如雷鸣般震彻四野,与城內的喊杀声交织成一片。

巨大的攻城槌一次次撞击著太原城门,每一声巨响都像是敲在北汉守军心头的丧钟,城墙上,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却掩不住城內升起的滚滚黑烟。

“顶住!都给老子顶住!”

一名北汉將领声嘶力竭地吼叫著,手中的战刀却不由自主地颤抖。

他眼睁睁看著几个士兵突然调转枪头,將同袍捅了个对穿。

“开门迎宋军!诛杀辽狗!”暴动的军民如潮水般涌向城门,与守军廝杀在一起。

刀剑碰撞声、惨叫声、怒骂声混作一团。

有人被长枪刺穿胸膛,仍死死抱住敌人的腿;有人点燃了粮草仓库,火焰冲天而起。

刘继业站在城楼高处,看著这人间地狱般的景象,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他的亲兵护卫在周围,勉强守住这一方寸之地。

“將军!东门失守了!”一个满身是血的校尉连滚带爬地跑来,“王副將王副將他带头反了!”

刘继业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浓烟瀰漫的空气。当他再睁眼时,目光已是一片决然:“传令,放弃外城,退守內城。”

“可是將军,內城粮草不足”

“执行军令!”刘继业猛地拔出佩剑,“还能战的弟兄们隨我来!让这些叛徒知道,什么是军人的死法!”

他绝不可能投降。

纵使心中早已明白这一场仗没法打了,但刘继业也会遵守自己的职责,直至最后一刻。

纵使在原史之中他都同样也是如此。

哪怕是最后投降了大宋。

也是收到了刘继元的书信这才让这员悍將最后在抗辽的路上扬名於天下。

他只会选择死战。

纵使结局,无法更改!

“全军压上!今日必破太原!”

城外。

一身战甲的赵匡胤此时意气风发,不断地下达著军令。

而顾瑾更是早已带著人杀了进去。

或许正是因为还年轻的关係,顾瑾与先前几个扬名的顾氏子弟完全不同,他更像是顾啸、顾晟那般,愿意亲自去领军衝杀。

而这,恰恰好是最为鼓舞士气的!

那顾氏的旌旗隨风而动,一声声的喊杀声震耳欲聋。

隨著北汉军的败退。

整个太原城的外城门迅速便被宋军相继破开。

號角长鸣。

无数的宋军宛若潮水一般杀入城中,声声喊杀之音宛若惊雷一般,让人闻风而色变!

北汉守军自是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就快速的撤入內城。

在这种情况之下,宋军更是宛若饿狼入羊群。

这些人就根本没有一点的抵抗之力。

尤其是看著那隨风飘荡的顾氏旌旗,纵使是还有著一些胆量之人,终是也不受控制的放下了手中的屠刀。

这一仗,该怎么打?

他们又为何而战?

守护疆土嘛?

可他们的疆土如今就在被人侵略啊!

甚至就连家人的安危如今都不知道,那他们又为何要为了那所谓的气节去拼掉自己的性命呢?

更何况,这可是在顾氏面前啊!

虽然如今的九州百姓,已经有许久许久未曾真正的感受到顾氏的恩惠了。

但这些年来那些口口相传的顾氏又何曾断绝过?

这是来自华夏民族血脉之中的传承。

他们又岂能忘却?

结局,已然不言而喻!

整整数日。

顾瑾一直都带著一眾弟兄在整个城中接收降卒,解决城中的混乱,保存粮草。

同时间,赵匡胤亦是將锋芒对准了內城。

没错——

刘继业仍旧没有投降。

哪怕是已经到了如今的这个地步,他仍是率领著自己的心腹,坚守在內城之中,不愿放弃。

其实光凭著这一点,便足矣看出一个將军的能力。

纵使赴死——

亦是会有人选择跟隨。

这对於一个武將而言,其实已经足够了。

刘继文同样也早就已经有了死志。

赴死而已。

於很多人而言,亦是不值一提。

赵匡胤对於这些人其实也並未过於在意,甚至还想著除之而后快。

毕竟这些人都是北汉之將。

虽说了什么所谓的“兄弟之盟”,但他所想的始终都是整个天下。

不过就在他决定攻城之前,顾瑾却拦住了他。

“陛下,或可留此人一命。”

主帐之內。

待眾將士离去,顾瑾终是將自己心中的想法给说了出来:“臣这些时日来曾与降卒细细打探过此人。”

“此人,乃是一员大將!”

“若可收復!”

“定当为我大宋日后抗辽之先驱。”

“.”

顾瑾向赵匡胤详细的说出了刘继业这些时日的所作所为,包括他平日的种种。

刘继业可是和很多將领都说过自己看不上辽国对於北汉的种种行为。

这自是一个加分项。

赵匡胤的表情迅速便有了变化。

其实从古至今,能够真正意义上坐到皇位之人,且还是开国皇帝之人,向来都有著一个共同性。

那就是他们都有识人之明。

赵匡胤当然也是如此。

当听到顾瑾所说出来的一切后,他便瞬间便看出了这刘继业的才能。

但他还是面露犹豫之色,待顾瑾刚刚说完,他便问道:“这刘继业显然已存死志。”

“这种人,何以收復?”

“以其之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