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帝王迟暮,计定中原(求月票)
众将军虽仍是看不出顾瑾的想法。
但出于对顾瑾的信任,众将士请战的心思还是被他给压了下来。
这就是顾瑾与王应琛之间的不同之处!
——顾氏这千年以来的积攒,在这种乱世之时所带来的效果是最为明显的。
顾瑾对于这一次的计划十分的看重。
几乎将自己所有的心腹都派了出去,时刻监督着众将士是否听令。
而他,自己则是快速赶往后方去见了赵匡胤。
赵匡胤的病情越来越重了。
其实这也是古代每一个大将年迈之时都会面临的问题。
用鲜血打下功勋,用岁月来偿还伤口。
——那无数在年轻时不需要在意的暗伤,皆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爆发出来。
赵匡胤如此;
李世民如此;
包括顾琛;
以及那一个个曾在这悠悠青史之上留下赫赫威名之人,都难以逃过这种宿命,无人可以逃脱。
如今的赵匡胤,早已不复往日英姿勃发。
无时无刻不在折磨他的,是几乎难以忍受的疼痛,
全身上下的旧伤随着病势加重不断反复,始终煎熬着他的身体与意志。
但他仍咬牙坚持,顽强地支撑着。
宋军大营之中,
浓郁的药香弥漫四处,就连帐中悬挂的咸鱼那浓烈气味也掩盖不住。
还未走进大帐,顾瑾就已经听到里面传来一声声压抑的低吟。
他的脚步不由得一顿,
眼中掠过一丝不忍。
静立片刻,他才重新举步,踏入营帐。
顾瑾没有立即开口,只是挥手屏退了一旁的太医,而后郑重向赵匡胤躬身行礼:
“陛下!”
赵匡胤艰难地睁开双眼,望向顾瑾。
起初,他似乎并未立刻认出眼前之人,目光混沌地停留了片刻。
半晌,他才恍然回神,嘴角牵起一丝极苦涩的笑意:“是怀瑜啊来了?”
他的声音极其虚弱,短短数字说得断断续续,仿佛每吐一字都要耗去他许多气力。
说罢。
他更是强行撑起了自己的身体,逼着自己坐起来,认真的看着顾瑾说道:“局势如何了?”
如今顾瑾已经将一切重担都已经揽了下来。
不仅仅是因为诱敌。
同样也是因为赵匡胤的身体。
赵匡胤如今的身体就压根不可能再去处理什么政务了,甚至就连朝中送来的消息,都是顾瑾在处理。
如今的他,就像是一个濒死的老人一般,对于外界的情况完全不知。
顾瑾自是不会有任何的隐瞒,沉默了一下后,便细细与赵匡胤说起了近日的种种。
从自己的种种安排。
再到他的想法。
包括朝中的一些局势全都细细讲了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
如今的顾瑾正在以御史台远程控制整个宋庭,赵光义自那一日返回开封之后,便彻底的老实了。
或许是为了照顾赵匡胤。
顾瑾的语速极慢,并且每每说起一件事来也是直入主题。
但饶是如此,赵匡胤仍是听得十分艰难,时不时便会通过眼神来示意顾瑾停下,留给他足够的信息消化时间。
很显然,在病痛的折磨之下。
如今的他甚至连思维都变得迟钝了起来。
君臣二人就这样在主帐之中细细交谈,就亦如昔年赵匡胤前往巨鹿时那般。
良久,顾瑾终将诸事禀报完毕。
赵匡胤静默片刻,缓缓开口,声音虽弱,却字字清晰:
“朕能得怀瑜,实乃此生之幸。”
他很难想象若是没有顾瑾的话,当前大宋的局势到底会如何。
没有顾瑾,便没有御史台。
御史台的权力太大了。
也唯有顾氏掌控,他这个帝王才会安心。
而若是没有了御史台,那他便不会发现赵光义的反心。
这还只是最基础的。
最关键的还是在前线。
没有顾瑾帮他承受这一切的话,或许他早已离世,那随之而来的便是军心涣散,若是再加上赵光义谋反的种种情况。
很有可能,当前的局势便会顷刻倒下。
大宋也会如同此次乱世之中的其他王朝之中,在这内忧外乱之下湮灭于世。
这又怎么可能不算此生之幸呢?
“陛下放心,此事之后,中原必定。”
顾瑾再次做出了承诺。
与以往完全不同。
他似乎也已经接受了赵匡胤身体的状况,想要了却其的心愿。
“有怀瑜此言,朕心甚安。”赵匡胤应声道。
话音未落,他竟放声大笑起来,那笑声中既有欣慰,也带着几分苍凉。
他轻轻摆了摆手:
“去吧。”
“莫要误了国事。”
“朕时日无多,怀瑜.务必要珍重。”
顾瑾迎着赵匡胤的目光,沉默片刻,终是没有再多说什么。他郑重一揖,转身退出帐外。
大帐之中霎时静了下来。
赵匡胤独坐榻上,目送顾瑾的身影渐行渐远,眼神复杂,却又一点点转为决然。
直至那道身影彻底消失在光影交界之处,他才缓缓收回视线。
“来人。”他低声唤道。
帐外的侍卫应声而入。
此时的赵匡胤,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金戈铁马、意气风发之时,周身散发出一股不容逼视的威严。他命人急召他最信任的禁军统帅入帐。
待人至前,他目光如刀,直视对方,语气沉肃如铁:
“若太傅之计成功,”
“朕命你:奉诏立斩刘继文,”
“而后即刻自尽!”
他要承受下所有的骂名,就如自己昔日所说一般。
一切的骂名让他这个造反之人来承受!
“你且放心——”
“会有人照顾好你的家人与子嗣,朕已让人将他们送去了巨鹿。”
若是换做他人听到这件事,肯定会感到畏惧,毕竟这可是关乎着自己的生死。
但这可是赵匡胤最绝对的心腹。
那壮汉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下,便直接朝着赵匡胤跪了下来,“末将,领命!!!”
对于赵匡胤所做的种种安排,顾瑾自是不会得知。
若是知晓的话,顾瑾绝对会拦住赵匡胤。
他其实并不在乎这些。
从始至终,顾瑾都是一个不在乎他人评判之人,若不是如此的话,他也不会打破顾氏这千年以来的规矩,参与到这乱世之中。
但世间诸事向来就是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