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4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4k)  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高总工,论文写完了,您看看。”

高振东此时有点当年老陈给他改第一篇论文的感觉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入海继续浪。

他现在就属于是入海继续浪的那种。

“留这儿吧,后面的我处理。”和激光不同,这个他是准备直接交给科技院的同志,由他们决定往哪里发的,毕竟除了《激光》之外,我们暂时没有什么在国际上显得强势的期刊。

仔细的检查了一遍之后,高振东把这个论文打了个包,发向了科技院数理化学部那边,然后打了个电话。

科技院,数理化学部主任放下电话,然后连忙打开了他的邮箱,里面果然有一封来自高振东的论文。

他带着一点好奇和急切,等待着下载论文,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高振东同志很少向数理化学部这边发他的成果,甚至他的成果连公开发表的都很少,但是一旦发表,往往都是重大突破,就好像不久前在《激光》上的那篇。

这个网络太慢了!学部主任浑然忘记了刚用上调制解调器和电子邮件时的惊喜。

爱都是会消失的。

终于下载完了,主任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论文。

刚刚看完标题,他就禁不住“虎躯一震”,二维材料?

不过此时他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仅仅是以为高振东搞出了一种非常薄的材料,作为数理化学部内部驰名的材料学专家,这好像并不是一件非常出人意料的事情。

振东同志这篇论文的题目说,这种材料有点薄。

主任寻思,这材料能有多薄?

等到他把论文的摘要看完,“虎躯一震”升级为“虎躯巨震”。

他狠狠的揉了几下眼睛,嘴里嚷嚷着。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作为数理化学部的主任,饶是他理论精深,经验丰富,但是摘要里的文字还是让他有一种“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快”的感觉。

从理论上,这东西就不可能存在!

一层厚度为单个原子直径的材料。

难怪高振东同志要将它称之为二维材料,但凡这东西有两个原子,它都得被称为三维材料。

而这种单个原子厚度的东西,在理论上是不存在的!

要么是理论出了问题,要么是高振东同志出了问题!

说实话,如果这篇论文的作者但凡换个其他人,主任可能都将这篇论文随手就往垃圾桶里一塞。

但是这可是科学委员,每一名科学委员拿出来的成果或者结论哪怕是再离谱,都得仔细阅读,认真分析之后才能下这个结论。

再说了,万一,万一这篇论文没问题呢?

到现在为止,我们别说建立一种理论,就连证伪一种理论这种事情都很少发生,哪怕这个理论是某个学科分支的分支。

如果是真的,那么这篇论文的份量比他当年搞出来的激光器还要重。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想法倒是没什么问题,毕竟激光器并没有获得诺奖,但是石墨烯是获得了的。

意识到如果成真,这篇论文意味着什么的主任,连忙稳住心神,继续往下看。

这一看,让他彻底跳了起来。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用胶带粘上,撕开,粘上,撕开,如是反复,然后这种二维材料就做好了。

说实话,主任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么颠覆传统理论的成果,是用这么“朴实无华”的办法做出来的。

如果高振东知道他的想法,大概会用非常磁性的声音告诉他,“高端的食材,往往会用最朴素的……”。

此时主任的心有些往下沉,主要是这个制备方法太过朴实无华,已经到了朴实得阴极阳生,反而惊世骇俗的地步。

高委员这是在做什么?他不缺名誉啊,也不缺成果啊,就算是想放卫星,真正的卫星他也不是没放过啊……

作为数理化学部主任,他知道高振东的很多事情。

无论如何,看都看了,论文还是要看完的。

带着几分复杂的心情,他按捺住性子继续向下看。

“咦?难道……”

如果说振东同志的论文只是阐述了一种无法实证的制备方法,那大概他心里的怀疑是永远都挥之不去的。

但是论文的后半部分,振东同志提出了一套理论自洽、切实可行的验证方法,并且实实在在的验证了这种材料的厚度,就是0.4nm!一个碳原子的厚度!

相比那个朴实无华的制备方法,这套验证方案反倒是显得无比的科学和先进,用到了不少先进检测设备,而且数据详实,看起来说服力很强。

主任左看右看,想了又想,没有在这套验证方案里找出毛病来,难道……那个万一真的发生了?

他坐不住了,马上站了起来。

百闻不如一见,高委员就在京城,有什么疑问,直接去看看不就行了?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他马上打了几个电话,叫上了几位相关专业的委员。

不用他多说,几位同志一听他的介绍,一看高振东的论文,比主任还要坐不住!

毕竟主任本专业不是搞这个的,但是其他几位同志是。

走!一定得看看!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