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9章 急眼的各部委(4k)  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虽然没吃过猪肉,海装局的同志总见过猪走路。

光听原理就知道,只要是光电桅杆本身的技术难题解决得好,这个名叫“非穿透式光电桅杆”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是成本更低、制造和技术难度更小、可靠性更高、便利性和可维护性更强。

至于这个钱能不能批下来,他是一点都不担心,虽然在这些特殊力量方面,的确是有各种说法和担忧,但是主流方向上,几乎已经做到了在现阶段下的“不惜一切代价”,有这么好的东西不去搞,他自己都不信。

再说了,在报告里提一嘴“高振东同志建议……”,那就算是不马上彻底上马,至少先搞点钱展开前期工作那是一点儿问题没有。

局里的领导,现在大概是这么一个心态。

这东西看起来有点虚啊,不搞不搞,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什么?振东同志提的?嗯,那先试一试也不是不行,实践出真知嘛。

特别是在这种空白技术方面,高总工那基本上一提一个准儿。

更别说这东西的优点实在是一眼可见。

高振东笑了起来:“你们主要考虑怎么用,还有光电桅杆本身,对了,热像仪这类夜视通道你们也可以考虑用上去的,至于信号转换和大带宽传输技术,前不久我和军通所的同志们沟通过,他们在搞。这样的话,你们做前期工作就更不了几个钱,估计局里那边更不会有什么意见。”

潜望镜和艇载雷达,这是他们的本行,还真是他们才知道,剩下的可就是军通所的同志们的事情了。

海装局和薄海滨的同志闻言大喜,高总工大义!

什么事情总是安排得这么周到,不但帮办事儿,还帮省钱!省时间!

“好!我回去马上就汇报!”这事儿可不能拖,薄海滨的同志们,他们的工作可都是在一天天不停的推进着,万一拖过了某些节点,那就麻烦了。

这东西不是雪中送炭,但绝对是锦上添,谁不想我们的装备一出世,就是当前技术条件下能做到的最好的?一种装备先进与否,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

“哥昨天给家里打了电话,已经启程了,很快就会回来。”

娄晓娥一边给长缨长河两姐弟一人一口的喂饭,一边对高振东道。

高振东这才想起来,自己不久前给老丈人说过,请大舅哥尽快回来一趟,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那个儿童节大礼包。

毕竟电子游戏这东西现在在国内敞开搞还是有点不方便,如果说是贪吃蛇和方块这类多多少少带点益智,规模不大玩法简单,从形态和感觉上又不是完全彻底的娱乐的东西还能有点说法,但是那张64合1的卡带上拿出来的东西,就有那么一点点不太好说了。

让最能坑外国人钱的人去坑外国人的钱,这对于高振东来说也是最合适的安排,然后再用一定的方法把收益转移到国内来就行了。

“行,我知道了,我会安排的。”高振东笑道。

其实没什么好安排的,东西早就准备好了。

两口子自己吃完饭,娄晓娥拿着一厚迭纸张准备出门:“我出去下。”

高振东一手拎着一个娃,是真的拎着,转头笑道:“干嘛去?要我帮忙不?”

娄晓娥笑着摇摇头:“不用,邻居有人想要找点儿复习资料,我这里正好有,干脆复印一份给他们送去,大家也好用。”

高振东有点不太理解:“嗯?高考马上就开始了,就算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但这也太晚了吧?”

娄晓娥笑着摇摇头:“不是高考,胡同里能参加高考的早就找我要过了,听说是多部委技校,在搞什么扩大招生。”

“扩大招生?这不高考了么,扩大招什么生?正常招就行了啊。”高振东一惊又是一喜。

“到底是为什么不太清楚,听说是人不够用了,还挺急的。这种招生是面对非高考考生的,听说条件比较机动,高中生能参加以初中毕业为报考条件的招考。”

高一高二能直接回笼参加初中毕业生的招考,那这的确是很灵活了。

看来这些部委是真急眼了啊,高振东像是想起什么来:“是哪些部委为主?你知道不?”

娄晓娥想了半天,只憋出几个字来:“好像是十一、十二,对了,你们十七机部好像也有,找我要资料的就是参加你们十七机部的招考的。”

这里的邻居,自然是天然亲近十七机部的,首选十七机部当然不奇怪。

“那听起来很多都是初中毕业就能报考的啊,找你要高中的材料干啥?”

娄晓娥对这个倒是很清楚,估计是来借书的人为了确保能借到资料,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得很清楚。

“听说这次招考很特殊,如果能在高中部分的考题里获得一定的分数,那考上的人的学习时间就会缩短一年到两年,所以他们都很重视这件事情。”

高振东大概听明白了,看来各部委是真急了,这一手的感觉,大概就相当于你能证明你有高中同等学力,那就适当缩短学习时间,让同学们能早日步入工作岗位。

只能说非常时期行非常事,这对于考生家庭来说,同样极为重要,这意味着只要能证明自己有高中某阶段的同等学力,那么孩子就能提前走上工作岗位,而且对于一些没有吃上定量的学生来说,能提前一年,不知道能给家里减轻多少负担。

高振东乐呵呵的点点头:“好的好的,你去吧你去吧,如果不够,回家多复印几份给人家。”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