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2章 给得太多了, 不能贪心(4k)
高振东说的这东西,其实在21世纪的军迷眼里并不陌生,来自白熊的音乐台雷达,确切说是来自20世纪全世界最为超值的一笔军购——956“现代级”驱逐舰的引进。
毫不夸张的说,956这笔买卖,是世界上最为超值的一笔军购,并且没有之一。当然,前提是得有能力消化掉956,而不是仅仅拿它当一条还算先进的驱逐舰来使用,例如某些有声有色的大国,连几十年前的萨姆-6都消化得牛头不对马脖子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一宗生意值不值得,还得看自己的能力,世界就是这么的现实。
正是通过这笔军购,我们一举建立了真正有效的海空攻防体系,这里面不止有防御,还有进攻,至少是行之有效的超视距进攻。
而这个超视距进攻里面很重要的一环,正是这个音乐台雷达,而不是那个改进之前射程只有80公里的日炙反舰导弹,那个反舰导弹的性能也就那么回事,说是航母杀手,大概属于是美好的愿望而已。
不过有一个比较常见的误会是,“音乐台”是天波雷达,其实不是,虽然两者有那么一点像,都是通过大气结构对雷达波的特殊反射达到目的,但是两者之间的区别是挺大的。
“大气波导?高总工,这听起来有点像天波雷达啊。”这正是大气波导雷达容易让人犯迷糊的地方,别说普通人了,就连专业人士刚听见都得迷糊。
高振东摇了摇头:“两者之间区别很大,这么说吧,如果用光来做比喻的话,天波雷达中的大气起到的是镜子的作用,而大气波导雷达起到的是光纤的作用。虽然这个比喻不是那么的很准确,但是很形象。”
这么一说,同志们就有点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主要是实在太形象了。
难怪高总工一开始要用光纤来起手,原来还有这个作用,要用一个行外的例子来给行内的人形象的说明一件行内的事情,这也真的没谁了。
但是你别说,这效果还真好!高总工就是高总工,总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主要是让光循规蹈矩的弯曲前进这件事情,给大家的印象实在是太过深刻,震撼这种感觉,是不分行内行外的。
说完这个比喻,高振东又补充道:“大气波导的电磁波反射面,是大气中因为天气、温度等各种原因形成的空气密度骤变区域。这一点只要了解大气折射的同志都知道,在地面上观测太空目标,位置是不那么准确的,因为存在大气密度不同导致的大气折射,学过物理的就知道,当入射角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种折射就会变成类似全反射的形式,这和光在光纤中的全反射是类似的……我算过,理论上,以当前的技术条件,在达到可用的前提下,大气波导雷达对舰船的探测距离,大概是200~400公里!”
例子形象,原理其实大家也知道,只是在这之前没往这个方向上去考虑,高振东这么先举例后理论的一说,雷达所的同志就反应过来了。
海装局的同志对前面那一堆不是很关心,或者说没有听得非常懂,但是数字他可是很懂的!他也只记得那个数字了!
“200~400公里?哎呀呀,200就够了,200就够了!”他乐得嘴都合不上,什么受气象限制,误报、易受干扰什么的,都先扔一边去,距离就是一切!甚至他们还觉得怪不好意思的,400公里也太多了,差不多得了。
雷达所的同志关心的点倒是不太一样,有那么一点点明白过来,但是产生了新的担忧:“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知道,您搞的光纤,这里面的光是要通过主动手段引出来的,否则它只能在光导材料的末端才能从光导纤维中发射出来,而雷达探测,我们是没有手段把电磁波在远方主动引出来的,也就是说这束电磁波会永远在大气波导中前进,根本没机会接触到海面上的敌舰啊。”
高振东一听,坏了,形象过头了……
还得画图,高振东抓起了粉笔。
“是这么回事,这个大气波导的上反射面,是大气中因为天气等原因形成的空气密度骤变区域,但是下反射面并非另外一层大气,而是海面……”
说到这里,如果还没反应过来,那就是脑袋有问题了。
“啊……我明白了!!傻了傻了,嘿嘿嘿~~~~”雷达所的同志有些不好意思,这事儿总不能怪高总工举例过于形象。
这样一来,不论是雷达还是目标,都在这层大气波导内,不存在需要将电磁波从波导内引出来的问题,同样的,目标的反射回波也在这层大气波导内返回。
把这一套原理想通之后,同志们不由得拍案叫绝。
“绝了啊这想法!”
“利用大气波导压低反射层高度,解决了天波雷达的盲区问题。”
“这个大气波导,得用微波波段了吧?”
“那肯定,从原理上来说,短波波段在大气中的反射效率肯定不如微波。”
“微波波段好啊,至少天线规模不用搞得像短波那么夸张了,具备上舰的实用能力。”就类似几十年后经常被人提起的“轻伤不轻重伤太重”一样,因为光速实在太快,所以电磁波的“短波不短长波太长”也是经常让搞射频的同志感到头疼。
“而且微波波段的精度还更好,一举多得啊属于是。”
“有搞头有搞头!虽然不能全天候,但是只要能发挥作用,这东西就是个神器。”
“……”
听见同志们的讨论,高振东笑道:“其实通过某些手段,也是能提高它的可利用时长的,虽然不能彻底解决,但是能解决相当大一部分。”
海装局的同志一听,双眼瞪大如铜铃,就知道高总工前面说的什么这样缺陷那样缺陷,都是在考验我们的,这就像什么什么……对,那个西游记,取经之前,还要考验考验心性嘛。
有缺陷这事儿不假,这一看人家老早就准备好了手段等着呢,全部解决是不可能的,但凡能解决那么一点点,把可用时间提高那么10来个百分点,那都是飞跃一般的进步。
看来自己这边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搞法,是搞对了!
“高总工,还有什么好办法?”雷达所的同志们比他还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