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你们也太老实了嘛,不管怎么说,这条船,你们快速的设计、船厂高速制造这个事实是摆在那儿的,我们要感谢你们啊。这个速度,让未来一些原本可能很艰难的任务,变得更有条件了一些。”事实就是事实,别管有什么前置条件,做到了就是本事。
船舶所的同志看了看后方高大的补给龙门架,摇摇头道:“说实话,我们是第一次做这种东西,虽然有来自其他单位的同志提供了大量的意见建议,但是可能这第一条用起来不会很好用,会发现很多毛病。”
军代表同志笑了起来:“你们还真是未雨绸缪,没事儿,从0到1,就是一个突破,对于部队来说,首先要有得用,然后才能考虑改进的问题。有得用比起没得用,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天上飞得也许不是那么很稳当,但是比起只能在地上干看着,那是质的飞跃。有问题我们慢慢改嘛,我们有这个心理准备。”
说到这里,他仿佛想起了什么:“我记得提出这个船的那位同志,在我们海军的发展上提出过一个非常有用的说法,那就是小步快跑,跑到某个节点目标了,就大批量生产一批。”
船舶所的同志笑了起来:“嗯,很形象的比喻。对于海军舰艇这种量不是非常大的船种来说,小步快跑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探索方式,特别是我们处于追赶的角度来说更是如此。他在这方面的考虑,是很全面的。”
军代表同志说的那个人,他也知道,甚至还面对面沟通过,对于人家的思想和能力,也是非常佩服。
军代表笑了笑,追赶……嗯,等到龙江三角洲那边的某两条姊妹船建造完毕,恐怕就不是这么回事儿咯,至少在那个舰种上不是如此。
船舶所的同志又向后看了看,从这里虽然看不见船尾那个机库里的那架米-4改,但方向是没错的:“现在遗憾的就是那个直升机,米-4改的性能和级别,都还是差了点,有点浪费那个巨大的机库和平台了,原本是给v-8a准备的。”
v-8a的情况,眼看就要泡汤的样子,所以现在也只能先上手上的米-4改,把海试以及后面的运用先撑起来。
军代表同志摇摇头:“没关系,我相信上级总有办法的,我们先海试,这个米-4改,好歹也能运个1吨上下,垂直补给点食物物资,转运个伤病员什么的还没啥问题。毕竟主力补给渠道,还是龙门架上的油水管和补给导缆,这个直升机主要是解决快速零星补给和伤病员转运的问题。我们只要能积累运作经验,好飞机总是会有的。就好像两年前,我们也想不到我们能有这个船一样。”
说到这里,他用手拍了拍眼前的舰桥舷窗。
这个飞机只要能直接运伤病员,就算是解决了大问题,毕竟伤病员可不见得等得了慢慢的布缆,而且在非补给情况下,补给舰和普通军舰之间的距离很大,时间会拖很久,为了运送一点物资或者一两名伤病员,就进行补给对接的话,对舰队的任务状态带来的影响很大,有了直升机就好办了。
这条补给舰上,在某位同志的建议下,是加装了医疗舱室的,一间手术室里两间手术床,还有四间病床,为执行远洋任务的官兵健康,带来了很好的保障。
至于为什么不是两间手术室,是因为一间手术室两间床,能共用部分医疗资源,或者互为备份。部队上的东西,和地方上总是有些不同的。
嘿,人家想得就是周到,没有医疗船,就建议在补给舰上弄套医疗舱,也能解决问题。比起以前的条件,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些事情看起来都是小事,可是人家就是能第一个想到并提出建议来,这和他时刻心系军舰运作和官兵健康,是分不开的。
说话间,船已经靠上了码头,岸边的战士接过船上抛下的缆绳,熟练的将船牢牢的系泊在栈桥边上。
从某个角度看去,系缆的战士身形显得异常的高大,和这条庞大的船身几乎一样高,甚至显得船好像一条小艇一样。
一位记者看着岸边欢快迎接的人群,再看看120双眼相机取景器中异常高大的战士,忍不住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一刻,一位堪比数千吨巨轮的战士,永远留在了底片之上。
军宣出圣人了!
——
高振东坐在委里这个熟悉的会议室,会议室里的人不算多,但是大部分同志也同样都是比较熟悉的。
看着会议室里的阵容,高振东知道,大约是出大事或者是有大事将要发生。
在坐的相当一部分人,都是自己曾经见过或者交流过的航天口的同志,哪怕有一些只是在电话或者邮件里交流过,但是高振东还是能认出大部分来。
“领导,有要事?”
防工委领导点了点头:“嗯,航天口有些事情,先召集部分在一线的同志开个会,还有部分负责理论或者是方向性决策的同志会在后面参考这个会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决策。”
他脸上的表情,不太好具体形容,好像是担心,又好像是那种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没多久,会议正式开始,委领导的第一句话,就让高振东知道今天这个会的气氛为什么有些奇怪,尤其是一些明显提前知道消息的同志,如委领导。
“有个不太好的消息,北方同志正式决定终止与我们在航天领域的合作。注意,不是中间的中。”
高振东闻言,心里有些震动,但是总体倒是没有太意外的感觉,该来的总会来。
领导强调是终止而不是中止,就是为了表明事态的程度,中止是可能重启的,算是暂停,终止就没有重启这一说,是结束。
除了少部分已经知道消息,有所准备的同志之外,这个消息在大部分同志中间像是投下了一块大石头,会场里“嗡”的一声,议论声和惊讶声四起。
委领导很理解这种反应,这里的大部分同志都是一线搞技术的,对别的东西没有去了解,也没兴趣去了解,他们只是专注于各自的领域本身。
而这个消息,对航天口相当一部分同志的专业领域来说是有不小的影响的,毕竟北方比我们先行,我们在个别方向上领先,但是总体还是处在需要学习的位置上。
不过里面倒是有个显眼包,委领导看着坐在自己右手边的高振东脸上微微一动又恢复毫无波澜表情的高振东,这小子明明不知道这个消息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