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他对话的时候。
他就能明显的感觉得到。
就算自己这个角色是一个可恶的东西。
但也是值得钻研深入的可恶东西。
来吧,小鬼子,就让我的思想去感悟你的可恶吧。
从佐藤秀夫的视角开始。
他是一个很热烈的年轻人,
他是主视角之一
大部分对於南京敘述的文艺作品,就没有任何战爭的场面,没有什么大的场面,从电影一开始就是废墟。
没有军队,没有援兵。
南京就成了一个大孤岛。
日军在这里杀人,抢劫,强姦,无恶不作。
这是每部南京的作品里都会出现的桥段,至少对於范韦来说,重新回到片场,和拍南京南京时候的感觉,就不免得会出现对比。
这是人之常情,
直到现在,如果非要说两人的才华能怎么分个高下的话,范韦也说不出所以然来,主观上而言,他就更喜欢李轩带来的沉浸感。
但,陆传的技巧就也不容小覷,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技巧派,他也有著自己独特的勾人手段。
李轩学的很杂,似乎很多东西是从別人身上领悟来的,是妖孽是怪才,还兼职了编剧主演。
陆传则是专精於导演的道路,在科班的感觉里融入了自己的风格,有江文的味道,也有管唬的味道,还有他自己的味道
可以说这两部电影上映註定就会是龙爭虎斗。
也许一山不能容二虎,確实就是宿命,作为第七代.
陆传有很多优势。
但至少现在。
在这片厂里。
如果单纯的说感情的传递。
他就很想说一句。
李轩就真的是怪物中的怪物。
没有轰轰烈烈的大场景。
但在感情的传递上。
就无人能出其右。
此时。
范韦就感觉自己就置身於那个战场之中。
伊藤秀夫,一个善良但有些怯懦的摄影师,热爱著华夏古国的文化,就算穿著军装也难以掩盖他的热忱。
他看到国画会欣赏,会兴奋,会以很欣赏的口吻讲述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他是一个华夏通。
他很孝顺,他来到南京之后拍下了很多风景照,以作为礼物送给自己的祖父。
而看到有鬼子兵在强姦妇女的时候,他也会下意识的摇摇头。
他怕杀人。
他学过知识,受过教育,也许会因为目睹暴行而感到震撼,但他还继续看下去也不会去阻止。
当枪声响起,俘虏倒地的时候,他只是回头看了一眼,就继续和长官重复著上一个话题。
我不会洗底片。
我需要一个助手。
从这个伊藤秀夫开始,故事开始聚焦在照相馆里
一个崇尚仁义理智信的日本贵族,和代號1013號的邮差苏柳昌產生了交集。
而在战火摧残的南京,这个照相馆就成了日本保护的地方,成为了一个有时间限制,但也不会存在太长时间的庇护所。
为什么他们要照片呢?
因为他们要將这些丰功伟绩传递到国內去,要让国內的人自豪,自己在华夏的所作所为和功劳,为家族取得荣誉。
当李轩情绪稳定的导演著这部作品的时候。
还是有人受不了了。
“我我真的受不了了。”
林家动举手喊“咔”。
並不是因为演技出了差错,而是因为沉浸的太过深刻,精神上受到的折磨,让他有点受不了呀。
当李轩营造的代入感將他彻底的拉到了这片被战火摧残的土地里时。
他,痛苦了。
旁边的范韦和汤维都沉默了。
有更好的演戏,就要更深的代入,而更深的代入,就代表著更高级別的痛苦。
“不,不用休息.”林家动在主动喊了休息之后又拒绝了休息。
痛苦是必然存在的。
但这份痛苦的感觉,又给他带来更多的角色感悟。
当痛苦不停下来的时候。
他的演技水平才能最大的发挥,才能更深刻的进入到这南京.
照相馆老金一家四口,怀揣著电影梦的林毓秀,被抓去凑人头,充军的警察宋存义,来自各个行业身份各异的倖存者们。
一边应付摄影师,一边寻找逃离南京的办法。
他们都是倖存者。
包括李轩自己的角色,也只不过是因为被误认为是洗底片的师傅,是照相馆的学徒,所以才能短暂的捡回一条生命。
甚至还能被那位“日本友人”伊藤秀夫认为是朋友。
一开始的照片还是正常的。
无非是风景照和日军的合影。
但后面的底片里就出现了街坊邻居支离破碎的尸体,曾经熟悉的街道化作的残垣断壁。
此时的李轩就看著他们,看著那些照片。
那现在自己的记忆里,和自己生活了许多年的邻居们,无论是他们的音容笑貌,无论是好的坏的,喜欢的,討厌的,坚强的,懦弱的少言寡语的懦弱小贩被砍掉了四肢,那是鬼子对反抗者的“惩罚”。
平日里喜欢欺负人的地主家的傻儿子,失去了任何指高气昂的味道,因为就连他的脑袋都已经消失不见了的时候,又怎么还能趾高气昂呢.
店的小柳翠我熟悉的,我不熟悉的,我喜欢的,我討厌的,但不管怎么样,他们都存在於我的生活之中他们全部都变成了一句句冰冷的尸体。
都变成了一具具残破不堪的腐肉,明明脑海里还是他们的音容相貌,他眼前出现的就只有残破和破碎。
而在他们旁边笑著的。
鬼子。
是那位叫我“朋友”的佐藤秀夫,仿佛在做著一件小事,將我的同胞.用最恶毒的方式折磨杀死,而在折磨死的同胞尸体面前,他就满怀爱心的去餵养流浪的狗狗。
丝毫不会在意。
那些在我的生命里消失的东西。
我的生活,我的家乡,爱,恨,一切,都隨著侵略者的到来。
消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