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2章 赐你太宗皇帝的圣遗物  大宋悍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332章 赐你太宗皇帝的圣遗物

玉清宫再次迎来大宋官家。

可是让观主毛奉柔极为兴奋。

玉清宫是宋真宗为供奉“天书”而修建的皇家道教宫观,地位极高。

但是因为真宗晚年,对于道教狂热降温,再加上刘太后掌权后,断了天书运动,同时更重佛教,对玉清宫支持减少。

缩减开支后,玉清宫维护经费减少,道士大量流失。

如今的玉清宫虽是皇家道观,但是地位已经下降到了普通道观的地位,甚至不如各地的天师、真人道观。

毛奉柔是当今大宋茅山清派第二十三代宗师朱自英的徒弟。

朱自英在大中祥符年间,因成功为宋真宗祈嗣得生赵祯而获得皇室信任。

在天圣元年期间,赵祯按照母亲刘娥的意思,诏令朱自英入京,为圣母刘太后传授完整的上清戒法。

因法事圆满,被朝廷赐予“观妙先生”尊号。

如此配合刘太后是皇帝亲生母亲的政治活动后,他在玉清宫居住下来继续修道。

在完成法事三年后,朱自英返回茅山潜心修道,可谓是把茅山派在朝廷的影响力给推上了顶峰。

先前太祖太宗皇帝,都是对正一派张守真张真人十分推崇,尤其是太宗皇帝,但凡大宋有重大政治军师行动和水旱灾情,他都要派人往终南山致祭。

而且自己还要带领百官对着终南山方向祭拜。

张守真除了主持上清宫外,还统管楼观事务。

传言张真人活到了南宋宋孝宗时期。

待到朱自英如今的徒弟毛奉柔代替他主持玉清宫大小事务。

毛奉柔眼瞧着玉清宫的影响力不断的下降,根本就没什么好办法。

他可不想茅山一派在朝廷的影响力,再次下滑,被正一派超过。

可是官家突然来玉清宫清修,还问一问有关道家的典籍,更是让毛奉柔极为兴奋。

此时的赵祯在看人对战演武。

宋庠与毛奉柔都在一旁观看。

宋庠站在一旁,他说是来记录皇帝的起居注,实则是被皇太后派来监视赵祯的。

赵祯虽然有些惦记宋煊那里会出什么幺蛾子,但是此时的对战表演,更是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像这种摔跤对战,对于围观之人,吸引力还是蛮大的。

就算是此时的宋庠,也是被演武场上的情绪所裹挟。

宋煊站在玉清宫门口。

因为有皇帝在,故而禁军已经接管了防务。

宋煊报上名,说是要求见官家。

禁军士卒直接请宋煊入内。

官家早有吩咐,若是宋状元来了,直接让他进来。

宋煊让自己的一帮手下在玉清宫偏殿内待会。

班峰等人皆是有些激动,想要上香。

就算如今皇家对玉清宫不重视,可也不是寻常人能够进来的。

传言朱先生为先帝求来了子嗣,想要孩子的赶紧拜一拜。

宋煊在禁军士卒的带领下,走过几重院子。

高继勋最先得到通报,他随即走到官家身边,俯身在赵祯耳边说了一句宋煊来了。

赵祯一下子就精神了。

他就知道,十二哥做出这么大的事,必然会跟自己分享的。

于是赵祯直接站起身来,奔着长廊就去迎接宋煊。

“见过官家。”

宋煊正在走路,瞧着演武场上的热闹,冷不丁看见赵祯主动迎了过来,连忙行礼。

“哈哈哈,十二哥来了。”

赵祯一把抓住宋煊的胳膊,就往他观战的地方去。

方才跟在皇帝身后的宋庠以及毛奉柔对宋煊皆是有那么一丝羡慕。

他们二人陪伴赵祯好几日,可都不如宋煊一露面,天子就会亲自下阶迎接,毫不见外的把他带着前往高台。

这种隆恩,说实在的玉清宫观主毛奉柔是真的想要。

“来人,给十二哥搬一把椅子来。”

有了皇帝的吩咐,禁军自是急忙去了。

赵祯也没在意其余人,就是拉着宋煊直接坐在台子上,瞧着下面的人演武。

毛奉柔瞥了一眼身边站着的宋庠。

这位可是天圣二年的连中三元的状元郎。

前面陪着官家落座的,是天圣五年的连中三元的状元郎。

尤其是宋庠比宋煊更早入官场,可是他们二人之间在官家心目当中的地位,怕是差了八杆子远。

其实宋庠倒是无所谓,毕竟自己可是皇太后钦点的,宋煊是官家钦点的。

二人目前可不同属于一个“阵营”。

一旦将来皇太后与皇帝之间开撕,他们二人就算有亲戚关系,也不可能和平共处,必须要打头阵的。

狄青抬眼望去:“十二哥来了。”

站在狄青旁边拿着宋煊给打造的精锐武器双锏的王珪嘿嘿一笑:

“一会可热闹了。”

“我先上了。”

狄青手持弓箭,牵过马匹,直接一个翻身,就跳上了战马,随即驰骋开来。

嗡嗡嗡。

三箭下去,全部中靶。

一时间场上响起热烈的呼喊声。

狄青没有停下,而是继续驰骋,随即躲在马匹一侧,又是三箭出去,全部中靶。

“好。”

这下子连赵祯都站起来鼓噪叫好。

“十二哥,你瞧瞧,朕身边的禁军,还是有如此雄壮之士的。”

宋煊脸上带笑,仔细瞧了瞧,是狄青,那没什么问题了。

“确实,这骑射对于我大宋士卒而言,还是有着难度的。”

宋煊又嘿嘿笑了一声:

“兴许此人将来是官家能够在西北建功立业的好手。”

赵祯眼睛一亮,虽然目前没找到合适的理由收回燕云十六州,但是拿着西夏练手,那也是不错的选择。

赵祯一直都是主战派,对于西北那块地方都是打打打的态度,要不是宋军失利,他可不想和谈。

至于收复燕云十六州,赵祯在皇帝当中也是属于老实人,他绝对想不出朱老四那种打着为汉高祖报白登之仇的口号来。

“此人叫狄青,我关注他有一段时间了。”

赵祯对于宋煊也没有隐瞒:“身手好,样貌好,同样也是个伶俐之人。”

“狄青?”

宋煊笑了两声:“臣倒是没有认出来。”

“嗯?”赵祯回过神来:“十二哥认识狄青?”

“进京赶考的时候,见过他被人押运进京,聊过几句。”

“当时天降大雪,我看他鞋子都破洞里,就送了他一双厚鞋子,连带着衙役一起躲在漫天大雪的铺子里吃饭来着。”

“再后来,便是官家钦点我为状元时,游街也是狄二郎为我牵的马。”

“哈哈哈。”

赵祯忍不住抚掌大笑。

果然朕看重的人,他们之间也有着不可言说的缘分。

再加上赵祯微服私访在大相国寺旁听到那摆摊算卦之人言论,更是让他得意。

朕今后的左膀右臂更是少不了的。

众人瞧着狄青表演,连官家和状元郎都起身为他喝彩,一时间许多禁军心里也憋口气,要比狄青表现的还要更好。

毕竟狄青有了更多的资本,遥想当年演武场上,连皇帝与状元郎都要起身为我喝彩!

谁不羡慕他的经历?

狄青把手中的箭矢都射完了之后,这才骑着马缓慢走到高台下,跳下战马俯身下拜。

“官家,狄青已经演武完成。”

“好,狄青,今日朕便选你为散直。”

“多谢官家。”

狄青这才站起身来,面带喜色。

然后演武场上的禁军便越发眼热起来了。

这种皇帝身边的侍从官,就算是低级武官,也是谁都想要当的。

因为今后前途不可限量。

司马光曾经记载,各以功大小手上受赏有差,散直狄青最多。

赵祯赏赐狄青的次数最多,最隆重。

可以说北宋找不出来几个人,像狄青这样出身低微,是从罪犯到散直,最后做到枢密使上来的人。

今日赵祯把狄青选在身边,只是个更早的开始。

赵祯看向一旁的宋煊,又听到:

“好好干,官家是不会亏待你的,争取将来去边境领兵作战。”

狄青冲着宋煊微微拱手。

这才牵着马退出去,把场地留给禁军当中的其余兄弟们。

赵祯又拉着宋煊坐下,瞧着人继续演武:

“十二哥,我今日在外吃饭,看见了一个小报。”

他让贴身宦官张茂则把那份小报掏出来,递给宋煊。

宋煊拿过来仔细瞧了瞧,倒是写的很是详细,没有太大的变动。

“官家,这小报可是皇城司背后的生意?”

听到宋煊如此询问,赵祯眉头上挑:

“怎么可能!”

“小报的消息来源很准确,怕是消息灵通之辈搞来的,而且又发布的十分及时。”

宋煊前些年为了“科举”,可是没少订阅东京城的小报,以及派人誊抄朝廷的邸报。

赵祯从来没有思考过这种事。

他潜意识觉得皇城司的人不会做买卖的。

就如同高遵甫等人在宋煊家门口摆摊的事情,是不会上报给赵祯的。

反正活也干了,外快也赚了,官家也满意了。

那挣外快的事,就不用跟官家提了。

双赢的局面。

赵祯点点头:“我倒是从来都没有思考过。”

说实在的,赵祯以前也没怎么接触过民间的事。

这还是他住在玉清宫后,兴趣大起,才知道这种小报的。

宋煊也不在纠结,而是开口道:

“官家,此事我正是想要求你来的。”

“求我?”

赵祯看着宋煊,因为一般都是他找宋煊出主意,很少有宋煊求自己的时候。

“十二哥尽管说,咱们两个之间算不得求字。”

宋煊见宋庠靠近,随即咳嗽了一声:

“官家,无忧洞行事过于猖狂,我想要打击他们,故而想请官家调拨些兵器,免得围剿的时候,我手下人没有盾牌之类的防范。”

“这个好说。”

赵祯想都没想直接应下来:“你直接与曹侍中说就行。”

宋煊摇摇头:“纵然我岳父是曹侍中,那他也不能私自调拨军械,这是规矩。”

“哈哈哈。”

赵祯再次笑出声,他就喜欢宋煊这种有原则的性子。

“好。”赵祯随即又问道:“十二哥,这无忧洞你可是有把握剿灭?”

“没把握。”

听着宋煊如此痛快的回答,赵祯一时间有些发蒙:“为何?”

“地下管道过于复杂,他们又精通此道,会比官府熟悉,也更加容易隐藏。”

宋煊叹了口气:

“我倒是有个法子把他们全都搞死,但是居住在地下的也不都是犯人,许多人都是被迫生活在地下,他们也是官家的子民。”

“嘶。”

赵祯相信宋煊的话,他现在也学会温和的做事了。

“什么法子?”

“我把法子藏在了三国演义里,但是还没有写出来。”

宋煊忍不住笑出声来:“官家还是暂且等一等吧。”

“行。”

赵祯倒是不介意,他是想要覆灭无忧洞的势力的,奈何如今朝政决断都不听他的话。

“十二哥,我看此事过于危险,光是给你部下配备一些军械。”

“等等。”

赵祯又想起来了:“你是怀疑无忧洞他们手里会有弓弩之类的?”

“官家,陶然客栈的赃物他们都卖出去,更不用说官府的军械了。”

宋煊哼笑一声:“说不准这些贼子还有铠甲能防身呢,衙役怕是打不过的。”

赵祯也是面露凝重之色。

民间有弓弩以及铠甲之类的,确实是一件非常难以容忍的事。

弓箭也就罢了,但是弩箭是不被允许的,更不用说极为犯忌讳的铠甲了。

“十二哥,那你这也太危险了。”

赵祯随即开口道:“我得找人护着你些。”

“多谢官家。”宋煊连忙道谢:

“若是官家能够在内库当中给我找一件能够穿在里面的小巧内甲,我今后办事也更加安心了。”

“内甲?”

赵祯轻微颔首:“十二哥说的对,如今东京城的歹人越来越猖狂了,朕自是要全力助你。”

“梁怀吉。”

“臣在。”

宦官梁怀吉当即先前一步。

赵祯让他附耳过来,仔细交代了一阵,随即直接回到宫中去了。

“十二哥,你是打算绞杀无忧洞吗?”

“臣有这个想法,只不过难度太大。”

宋煊坐在椅子上,瞥了一眼把耳朵支过来的宋庠:

“但是臣不会因为这件事难,就不会做了。”

“无忧洞拐卖妇孺幼童,不知道毁了多少家庭的孩子。”

“再加上杀人如杀鸡一般,如何能让他们一直猖狂下去?”

“这里可是大宋的京师啊!”

“他们如此恶劣的犯罪,根本就没有把大宋律法放在眼里,也没有把大宋官家放在眼里。”

听着宋煊的话,赵祯也是连连颔首,眼里有怒气。

若不是运气好碰到了宋煊,赵祯自己个都不知道能否逃出来。

再加上今日的小报上也着重渲染了一些无忧洞的“厉害之处”,三十年来只要有人被拐进去,就从来没有逃出来的。

赵祯对此还嗤之以鼻,觉得这个小报也并不是什么消息都知道。

宋煊没有把赵祯认出来,一个是因为他当时年岁小,二是真宗皇帝的两个亲信宦官周怀政、雷允恭,一死一个去守皇陵了。

他们二人恰巧去接的赵祯。

“若是调动军队,能否将他们剿灭?”

听着赵祯的询问,宋煊摇摇头:

“我只能先试一试,若是能有军队里的人帮助我剿匪,那可太好了。”

“此事你去寻你岳父。”赵祯看着宋煊:“事关你的安危,朕相信他挑选出来的人,会让你放心的。”

“既然如此,还望官家给我写个配合剿匪的条子,否则就算是我岳父,也无权调动人马。”

“好。”

赵祯自是没有拒绝,直接让张茂则摆出笔墨纸砚,他开始写条子,顺便把玉玺那戳来,给宋煊盖了条子。

“多谢官家。”

赵祯让贴身宦官收好玉玺,这玩意可不能外露。

“敌人在暗,我们在明,光靠着你身边的那些衙役怕是无法护住你的周全。”

赵祯指了指演武场上的士卒:

“这些人是个顶个的好手,朕准备让他们去保护你一段时间,总是在这里对练也是浪费,不如让他们干点活。”

“那可就再好不过了。”

宋煊连忙应下,随即开口道:“官家,如厕去吗?”

“去。”

赵祯也不想宋庠跟着,于是开口道:

“宋判官,你去与场上的禁军说一下朕的意思。”

“是。”

宋庠也明白他们君臣二人之间要说些悄悄话。

于是赵祯二人直接就离开了。

赵祯回头看了一眼宋庠离远了:“十二哥,你与我说一说是怎么谋划的?”

因为玉清宫足够大,比阿房宫还要大,走着走着就能甩开后面的人。

宋煊与赵祯详细的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最后总结道:

“我看看能不能挑起他们的内讧,有了地下带路党,我们才能少费些力气,剿灭他们的势力。”

“嗯,好办法。”

赵祯对宋煊的谋划向来是相信的。

“你尽管放手去做,一切都有我撑着呢。”

赵祯又极为稳重的道:

“但是十二哥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性命,万不可被这帮贼子给害了。”

“官家安心,臣将来可是要去大兴西北,建功立业的,如何能被宵小贼子给害了。”

“哈哈哈。”

赵祯对于宋煊是极为欣赏,随即重重的点头:

“到时候替朕在西北大杀四方,到时候朕在皇宫内给你摆庆功宴。”

“可惜西北太远,到时候朝臣一定不会同意让朕亲临前线的。”

“那确实如此。”

宋煊顺应了一句:“不过若是将来收复燕云十六州,官家兴许有机会亲征,如此来激励士卒。”

“亲征?”

赵祯被宋煊画的大饼,给砸的有些发蒙。

他从来都没有想过。

若是真的亲征,到时候也跟太宗皇帝一般乘着驴车前进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