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4章 先试探一番  南洋风云1864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作为英国干涉世界事务的核心军事力量,皇家海军的实力令世界侧目,非到必要时候,当慎而重之。

澳大利亚事务,决然避不开伦敦干涉之意志。

所谓独立,并非完全的放任自流,只不过屈从于财政压力,所进行的制度变革而已。

值此重大利益关口,宜少动不说静观其变,潜为谋划方为上策。

一旦表明意图,则无可挽回矣。

如此事事落入下风,则与英吉利国交恶,互相猜忌,且难以达到目的,反而于事不美。

故臣以为,当韬光养晦,引而不发为上。

些许浅知拙见,恭请陛下教诲。”

章怀忠的意思很清楚,谋取澳大利亚乃是大楚帝国长久之战略,但不可急于一时,也不可匆忙表态站队,反而落了下乘。

若如此,便大幅度压缩了自身政策回转的空间,平白的制造了难度。

随后众臣纷纷表态,各自站位激进派和稳重派,最终内阁重臣竟然不分高下,双方各具一半。

双方各执己见,争吵的不可开交。

及至最后

只有内阁首相范知城尚没有明确态度,看着双方争论不已,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口风严谨的很。

这也是在皇帝郑国辉的身边养成的习惯,陛下没有明确态度前,一切的争论也只是争论,没有任何意义。

这也是范知城能够任职楚国首相8年,继而成为大楚帝国第一任首辅的重要原因,那就是以陛下意志为准。

自大楚帝国成立之日起

大楚皇帝陛下就在各种场合强调,要以帝国利益为核心,去考量各项治国方略和对外政策,而不是人云亦云。

帝王的意志贯彻在政府施政中,这两年来愈发的明显。

具体到澳大利亚事务,因为牵涉到英属澳大利亚自治领,考虑到历史上的澳洲远征军与当前澳洲的现状,就变得复杂了许多。

由于地处西太平洋,澳洲与大楚帝国经济联系极为紧密,再加上数百万华裔移民加成,就变得错综复杂起来。

孰去孰从,非常考验当政者的决策。

听着众臣们言辞激烈的争论,皇帝郑国辉高坐在龙座上,神色格外的严谨,看不出任何的倾向。

从他的内心中

恨不得现在就将澳大利亚揽入怀中,成为大楚帝国神圣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事实上没这么简单。

英国虽然说推动澳大利亚的独立,实质上并不希望脱离英联邦的范畴。而是希望遥控澳洲的外交及军事政策,又不给大不列颠帝国带去沉重的财政压力。

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大概齐是这么个意思。

激进派的意见表示

大楚帝国基于华裔居民占据澳洲社会主流的现实,应当策动并促成独立后的澳洲归附大楚帝国,实现真正的西太平洋一统局面。

这种想法很好,可实现的可能性不大。

就像财政部大臣潘裕臣所说的那样,英国佬虽然落魄了,可雄威尚存,绝计不可能允许澳洲事务脱离掌控。

目前的只是假象,隐含着英方的试探和综合考量。

已不变应万变,方为上策。

在殿下众臣争论激烈的时候,皇帝郑国辉轻咳一声,下面的群臣瞬间鸦雀无声,纷纷将询问的目光投向九龙宝座。

位于至高的地位,皇帝郑国辉也用不着顾虑什么,他直接说道;

“诸位爱卿所言,均为帝国利益考量,联心甚慰。

国之大事,或急或缓,出发点殊途同归,并无二致,皆为老成谋国之言。

何妨放出风声,引来舆论界之广泛议论,且看英吉利人作何回应?

政府因势利导,岂非少了一些赌的成分,更多了一些把握。

行事节奏变化,便处处占据了主动。”

皇帝陛下一言点醒梦中人,众臣们恍然大悟,纷纷离座施礼附口,口称“大善,臣附议。”

事情还是那么个事情,但是通过社会舆论发酵一段时间,政府方面谋而后定,实在是精妙。

这就是老练的治政手腕,遇到拿不准的事情,政府没必要匆忙的表态,反而将自己的后路堵死了。

先通过舆论发酵一段时间,看看对手的反应再做定夺。

届时进退裕如,承担的政策风险也大大的减少,可谓两全其美。

即便民间舆论说了些过头话,英国人也不好兴师动众的闹上门来。

毕竟这不是官方立场,老百姓言行无忌,总不能把人的嘴都封住吧?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对英国方面的处境了如指掌,可他也不能肯定,支持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和新西兰4个自治领独立的英国政党力量有多强?

在面对脱离掌控的挑衅时,英国本土社会反应有多大?

先让民间舆论试探一番,不失为一个好法子。(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