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新西兰独立建国,没有包含在澳洲范围内,这也是大楚皇帝郑国辉亲自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退让,以求早日缔结条约。
这个小小的新西兰,大楚皇帝郑国辉绝不会放过。
以后逐渐移民掺沙子就是了,反正那块儿白人也不多,地方也不大。
等到合适的时机收回来就行,不必急于一时。
一口吃不下,那就分两口吃。
在大楚皇帝郑国会的规划版图中
南洋大一统是最终的目标,也涵盖了苏门答腊岛对面的新加坡,槟榔屿,柔佛和西马来亚地区,包括缅甸南部细长的半岛地区。
现在嘛,真不着急!
由于楚国和英国亲密的全球伙伴关系,来自大楚帝国的华商足迹遍布整个南洋和中南半岛,包括英属海峡殖民地和法属西贡殖民地,当地华商都是掌控经济支柱的重要存在。
这其中大部分人,都有大楚帝国公民身份。
在上述地区
华裔人口普遍在二至三成以上,新加坡高达九成,槟榔屿在6成以上,西马来亚地区华裔人口占比过半。
在暹罗王国的曼谷等大城市,华裔移民的人口比例也达到两成以上,西贡超过了三成,垄断了当地工商业。
通过皇室联姻,有很多西马来亚王公贵族迎娶了大楚帝国的公主,也有些土著公主嫁入了大楚帝国皇室,成为一些皇子的正室夫人,令互相间关系密切了许多。
这些土著王室抢着与大楚王室联姻,首先求的就是一个心安。
在大楚帝国这个巨人身边,一不小心翻身就被压死了,或者张口吞掉了,那真是危险的很。
现实非常残酷,仅在南洋地区
大楚帝国的崛起,就先后消灭了十几个土著王国,曾经辉煌的亚齐王国,丹戎甲王国,达伊里王国,兰芳大公国,砂捞越王国,文莱苏丹国,古晋王国,巴厘王国和加里曼丹岛上的众多土著王国,都是这么没的。
王室传承断绝,宗嗣灰飞烟灭,短短几十年甚至连土著部族传承都断了,彻底消亡在历史长河中。
就问怕不怕?
能够与大楚帝国皇室联姻,求的是个心理安慰,至少不会被一口吞了。
最鲜明的例子是北方的琉球王国,现任国王尚德身上,就流淌着一半大楚皇室的血脉,乃是大楚皇室公主所出。
琉球国王尚德的妻子,是大楚帝国九皇子的长公主,两人是表兄妹的关系,算得上亲上加亲。
琉球王国因此纳入大楚帝国的保护范畴内,就连新晋崛起的扶桑国,也不敢轻易打琉球王国的主意。
王室联姻的好处实实在在,简直太香了。
这种情形在周边很普遍,暹罗王国朱拉隆功国王为二王子求娶了大楚帝国的七公主,两人诞下了一儿二女。
这位二王子,就是暹罗王国的王储,今后要继位为国王的显赫存在。
安排了这桩王室联姻,就能抱上大粗腿。
这桩典型的政治联姻,暹罗王国求取的就是一个依靠,至少与大楚帝国是儿女亲家,英法两国在入侵前都得考虑一下。
有了这层关系
大楚帝国也不好随意的攻打暹罗王国,瓜分暹罗王国的领土,至少保证不挨揍。
当然了
若暹罗王国二王子瓦栖拉兀被废黜了王储身份,不能够继承王位,贬黜成了边缘角色。
那么,这可是赤裸裸的打脸,暹罗王国要考虑到能不能承受大楚帝国的怒火,有可能招致王权覆灭。
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真会出人命的。
靠着娘家的势力登上王位,那么必然对华裔抱有亲切友好态度。
相应的当地的华裔移民能够受到公平的对待,甚至高于国民待遇,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这一切,将会引发华人更大的移民热情,就如同1+1=2那么顺理成章。
对于这些地区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并不一定强求非要纳入到帝国范畴里,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鸠占雀巢,让皇子皇孙们异地做王,方法非常灵活。
时至今日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终于体会到了维多利亚女王曾经的感觉,那就是吃饱了,还有点儿吃撑了,就是再上一个五香大肘子也不香。
对于帝国疆域范围的扩大,不再那么执着。
在也门和阿拉伯半岛的中西部地区,即吉达以南地区,是楚国和英国默契的双方势力分割线,这里属于楚国势力范畴。
大楚帝国在此经营二十多年了,当地华裔人口占比也超过了三成,多集中在城镇中,以从事工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为主。
对于该区域的考量
大楚皇帝郑国辉并非一定要纳入到领土范畴内,可以派遣几个看中的皇子皇孙过去,建立附从于大楚帝国的小王国。
规模也不求多大,地盘也不求多广,能够独立发展就行。
实在差那么点儿意思,反正大楚帝国才雄势大,随便补贴些就是了。
那也不打紧,顺手而为的小事。
从也门到阿拉伯岛中部,至少可以建立4~5个小王国,包含后世阿拉伯半岛盛产石油的吉达以南地区。
后世也门和沙特阿拉伯爆发冲突,也门发射导弹去炸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炼厂和仓储中心,就是位于该地区。
楚国在阿拉伯半岛的势力范围,比后世也门领土要广阔的多,向西南部推进了上千公里远。
当然了
这不包括波斯湾沿海地区,英国人非常鸡贼,将楚国的势力限制在波斯湾以外,严禁染指。
必须得承认,在这个没有发现阿拉伯半岛石油资源的时代。
仅从地缘战略角度考虑,英国人便刻意限制了楚国势力踏入波斯湾,以免楚国将影响力向波斯湾周边国家辐射,绝对是眼光深远。
这方面,必须要点一个赞。(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