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日方更加紧迫,时间的优势在沙俄一边,每推迟一天战争,优势就向俄方倾斜一点。
大楚皇帝郑国辉没有作声,抬起手中的雪茄烟深吸一口,缓缓的吐出浓烈的烟雾,这令他的身形变得朦胧起来。
日俄这场狗咬狗的战争,他的心中再清楚不过了。
英国人为什么在这个当口明智的闭上了嘴?
这是因为当前远东的形势,形成了英日联盟对抗俄德联盟的态势,英日联盟一方并不占优势。
这毕竟是陆地战争,英国佬在这方面不擅长,这在南非的第二次布尔战争中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
为了帮助扶桑人积极备战,英美两国都给与了大量贷款,并且扶持了很多扶桑工业。
例如横滨造船厂和吴海军船厂,就是在贷款支持下,引进了全套英国造船设备和相关的先进技术,建成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造船厂。
还有一些枪炮和火药工厂,甚至服装服装厂使用的缝纫机,也是英式缝纫机,相关扶持的工业项目有130多个,使扶桑具备了初步工业化的能力。
仅有这一点还不够
英日联盟还希望得到楚国的支持,主要是后勤和军事物资,楚国果断的拒绝了,在这一问题上宣布中立。
大楚皇帝郑国辉不想帮任何一方,月湖官邸的内阁众臣也有人提出;
仿南非战争前例,向日方提供后勤补给,战争中的钞票有多好赚,这些内阁重臣们心里都清楚。
即便向来看不上小鬼子,但和钱总没仇吧?
但这种个别意见,遭到大多数内阁重臣的反对,此之为“赚昧心钱”,最终不了了之了。
虽然身处南洋,可朝廷中的大多数人,对故土神州都有一份别样的深厚情愫,不愿意火上加油。
德国人之所以支持沙俄,源于欧洲面临的军事对峙局面。
若是沙俄能够将重心放到远东地区,在战况不利的情况下,调动欧洲方面精锐俄军转向远东方向,绝对是一大利好。
那么法俄联盟就少了一条腿,对以德国为首的三国联盟而言,军事压力自然大大减轻了。
法国在这场纷争中,立场最微妙。
法国并不愿意看到沙俄的势力向东方扩张,也不赞成沙俄的“黄俄罗斯计划”,更希望沙俄将主要精力放在欧洲军事对峙上。
可由于法俄间的军事同盟关系,法方在表面上支持俄国立场。
却又通过附加条款,明确俄国本土在没有遭受到侵略的时候,无法启动共同防御条款,促成法国参战。
也就是说在道义上支持,可既不出兵,也不出力,物资和后勤倒是可以提供一些,数量也不多。
在欧洲方向
法国与俄国,英国站在一起,共同对抗德奥意三国联盟。
在远东方向
法国却站在英国的对立面,这让英国的心情很不爽,更加期待可靠且实力雄厚的全球伙伴楚国再次携手合作。
德国在欧洲地区与沙俄针锋相对,在远东地区却携起手来。
这种看似荒诞的局面,唯一的解释就是源于利益。
“李爱卿,依你之见,日俄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有多大?”
“以微臣浅见,当在九成以上。”
“可以见得?”
“回禀陛下,众所周知,扶桑国十年经武备战的目标就是沙俄。英日联盟要遏制的目标也是沙俄,为了摆脱受殖民的地位,证明自己,扶桑国上下都憋着一口气,要通过对俄战争打一个翻身仗。”
“嗯,有道理,涉及北方神州事务,帝国方面概不插手。”大楚皇帝郑国辉一锤定音的说道。
他的表态,也将为楚国外交部定调对远东外交政策。
大楚帝国在南洋地区不断的开疆拓土,殖民触角伸到了美洲以及非洲,简直把扶桑人馋坏了。
尤其是一下子将澳洲大陆收入囊中,直接将扶桑人整破防了。
那涎水流了有三尺长,苦思冥想也闹不通,向来狂傲且霸道的英吉利人为何改了肠子,对楚国格外的慷慨大方起来。
纵然是亲儿子,也不过如此吧。
深入研究后
这才对楚国数十年之澳洲布局,神准利用机会的能力钦佩有加,更是将大楚皇帝奉为神明一样的人物。
从扶桑天皇御前诏对,到军政两界大大小小的会议,言必称“楚国战略之规划”,就差将“钦佩”二字写在额头上面。
近期以来
扶桑加大了力度派遣留学生,前往楚国的马尼拉大学,宿雾行政学院,皇家陆军高级步兵学院和八打雁理工学院学习深造,希望能够学到一些真本事。
抛开历史恩怨不谈,扶桑人是最好的学生。(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