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楚-郑汇殿下也是胃口大开,吃了几个包子,喝了一碗粥,对着一碗豆浆吃了两根油条,这才满意的拿起热毛巾擦擦嘴。
端起一旁的茶盏来,慢条斯理的抿了两口。
看到殿下拿起了茶盏来,其他高级军官们匆匆的向嘴里面塞了几块食物,也相继的拿起毛巾擦擦嘴,喝口茶润润嗓子。
等了二三分钟
楚-郑汇殿下清了清嗓子,言道:
“昨天与俄军讨论了分区部署,本帅计划将总司令部设置在基辅。各军部署地区大致定下来,会有些微调,基本不会再有大动作。
春雷战役已经结束,相关战役总结及善后奖赏事宜,各军在一个月内呈报上来,总司令部方面将做全面汇总。
现阶段,将进入为期3~4个月的休整阶段,各军驻防现有阵地,熟悉当地情况及水文地理条件,做好防备德军突击的相应备战工作。
在此本帅要强调
谁丢的阵地,谁去夺回来?必须要维持东线战场的稳定,否则军法从事,
在此期间
远征军方面不会主动发起新的进攻战役,主要以熟悉本地情况为主,将会进入一个时间较长的休整期。
从罗马尼亚到波兰,进入4月下旬后,因为气温上升将会进入本地特有的翻浆期,田野道路泥泞不堪,以装甲部队和重炮部队为主的火力打击力量,只能依靠现有的道路机动。
对此,你们要把困难考虑的更足一点。
四五月份的乌克兰大平原,气温回升加上雨水众多,可以说是一个泥泞的大坑塘,重装部队的调动很困难。
这也意味着当你们丢失阵地时,远征军总部所属的炮兵师,装甲团很难及时增援,给予必要的火力支持。
帝国方面第二批的赴欧援军,将在7月上旬陆续抵达欧洲,大致还有三个多月时间,在此期间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稳守东线。
不冒进,不行险,不用积极求战,给我稳稳的守住防线就好了,都听明白了没有?”
“听明白了,司令长官阁下。”一众将军们齐刷刷的站起来,举手敬礼回答说道。
楚-郑汇殿下点点头,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这才站起身来说道:“行了,坐下吧。没有吃完的继续吃一点,本帅已经用完早餐,就先告辞了。”
“卑职等恭送司令长官大人。”一众将官们齐刷刷的回应说道。
楚-郑汇殿下鼻子哼了一声,转身径直离开了。
他上午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俄军方面急需大量的粮食补给,武器,弹药,被服什么都缺,已经向他这个总司令求援了。
没办法,总要拨一批物资过去,不能看着友军饿死吧。
沙俄国内现在的情况非常混乱,原本就腐朽不堪的后勤系统,直接就崩溃了,难以支撑前沿340多万俄军的后勤供给。
楚-郑汇殿下答应给俄军补充3万吨粮食救急,大概能够支撑俄军两周时间,这已经是省的不能再省了。
至于被服,弹药和油料,香烟,及其他一些物资,多多少少的给一些,只能缓解燃眉之急。
他要保证俄军在东线战场的北端千万别出岔子,至少要稳住战线,制止当前沙俄基层官兵大量逃亡的现象,这对军心士气伤害极大。
万一俄军这边崩了,最后去擦屁股的还是大楚帝国军队。
依照楚-郑汇殿下手中现在区区50万兵力,可支撑不起长达940余公里的东线战场,必须要有俄军分担压力。
毕竟德国人不是玩儿的,其强悍的战斗力世所共知。德军官兵的军事素质杠杠的,纪律严明,军事协作紧密,战斗意志也极其坚强,是个很难对付的敌人。
能保证稳住当前战线,大楚欧洲远征军就已经完成任务了。
至于局部的反击战役,那必须等第二批甚至第三批来自帝国本土的增援部队抵达,才能够考量。
按照楚-郑汇殿下的估计,最快也得在1917年的第四季度,也就是10月份以后的事儿了,现在完全不具备发起反击战役条件。
长达4年的残酷欧战已经证明
谁主动发起进攻?
谁的伤亡就急剧增长,这是堑壕战的特征,已经被无数血腥的战力所证实。
防守方总是占着大便宜,这是大楚帝国远征军轻易不愿意主动发起进攻战役的真正原因。
有坦克,有重炮能咋的?
在如今的欧洲战场上,各国的坦克屡见不鲜,法国的巡洋坦克,英国的马克一,马克二坦克,还有德国人捣鼓出来的坦克,都没有改变战场的根本形势。
所以在赴欧参战之前,楚-郑汇殿下进宫觐见父皇,得到父皇的面授机宜,具体策略非常清晰。
那就是到了欧洲战场要苟着,能不主动发起进攻就不主动,即便最高统帅部督促发起大规模反击战役,那也要请示帝国本土才行。
在战壕战的相持阶段,主要将黑人仆从军填进去就行了。
若是40万不够,那么东非地区扫扫刮刮,再凑个40万也不困难。
如此一来
东非地区几个皇子王国中的黑奴就不多了,肯定会影响本地基础设施及经济建设,帝国方面多出些钱扶持就行了。
能用钱解决的事儿,那都不叫事儿。
楚-郑汇殿下心中有了底,自然对任何反击战役就不积极了。
在昨夜的会晤中
俄军总司令提及新政府为了重振沙军雄风,计划五月间发起新一轮攻势,被命名为“克伦斯基战役”,希望大楚帝国远征军同时行动。
“一左一右挥出两记重拳,将对面的德国人狠狠的打趴下。”这是彼得洛维奇元帅的原话,楚-郑汇殿下听了只是表示会考虑。
反攻个屁呀!
他如今手下51万军队,要固守长达406公里的漫长战线,仅一线部队就要堆进去十几个师,每个师的防御正面宽达36公里。
这条战线就是薄薄的一层,若被突破一线和二线阵地,那么整个战线就有被捅破的极大危险,防御形势并不乐观。
幸亏这里面有一些战斗力较差的奥匈帝国军队,中部地区的德国师也只有11个,才能勉强的保持守势。
若是离开阵地进攻,很快就后继无力了。
保加利亚军队实力不容小觑,基本上能达到德军战斗力的七成,所欠缺的就是武器装备较差,还有军事指挥方面不如德军罢了。
对付保加利亚军队,要加倍小心。
初来乍到,得先站稳脚跟再说。
以大楚帝国远征军当前的实力,若被德军打一个反击,恐怕到时候难看的就不是敌人,而是大楚帝国远征军悲剧了。
就像父皇说的:“先苟着,咱们用不着去做那些出头露脸的冒险事情,有什么战役计划等后续援军上来再说。”(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