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將校,继续道:“即便我军能突破两水阻拦,成功抵达魏都城下.又能如何?”
“我军如今,满打满算也就两万兵马。大梁乃天下坚城,其內又有重兵把守。此城,非我等这点兵力,所能拿下。”
“兵法有云: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此战,风险极大,即便得胜,亦对我大秦的整体战略,並无裨益。不能为国取利的仗,不应该打。”
“將军所言极是。”
將校闻言脸上困惑之色稍减,知王翦所言非虚,但心中的疑惑並未完全消除,
“可是……若我等能一战拿下阳武,便可在此地,稳住阵脚,而后,再传信於主帅,请后方大军前来支援,届时,大梁亦非不可图也!”
王翦闻言,却是摇了摇头。
“后军主力,距此尚有两百余里。即便派遣斥候传信,最快也需一日时间。就算蒙驁將军当机立断,立刻决定派兵支援我等,大军开拔,也依旧需要三到五天才能抵达此地。”
“而这段时间,已经足够对面的魏军,调集重兵,稳固济水与丹水的防线,彻底断绝我军渡河的可能。”
还有一点,王翦心中清楚,却未对这些將校言明。
此番秦国虽是三路大军同时出击,声势浩大。
可实际上,蒙驁將军的战略重点,始终放在濮阳。
蒙武作为先锋,直攻平阳,乃是正面进攻。
杨端和、张唐,渡濮水,袭击侧后,意图切断联军粮道。
而他王翦所部,看似是攻魏主力,实则不过是佯攻,最终目的是牵制住魏国兵力,让他们无法北上,增援濮阳主战场。
只要能拿下濮阳,那么,整个河內之地,便將成为大秦的囊中之物。
至於所谓的“灭魏”、“灭赵”,这种目標,也就只是拿来喊喊口號罢了。
现如今的六国虽然衰弱,但还远未衰弱到这个地步。
而他大秦虽强,却也尚无一战而灭国的绝对实力。
当下之计,仍需继续蚕食土地,进一步削弱六国实力,並耐心等待郑国渠的完工,积蓄更强大的国力。
王翦的统军能力,加上他此刻所给出的详尽解释,勉强让在场的將校们信服。
將校们脸上的不甘与困惑,渐渐被理解所取代。
如此推算,攻打阳武城,確实没什么战略意义。
於是,眾將收敛了心中的战意,对著王翦,抱拳一礼,齐声应喝。
“谨遵將军之令!”
……
阳武城下,原本还战意盎然的秦军军阵,竟真的在魏军的眾目睽睽之下,缓缓开始后撤。
號角声此起彼伏,旗帜缓缓移动,士卒们整齐地收拢行囊,列队而行。
儘管心中有疑惑,但他们对秦法的畏惧,还是让他们坚决的执行了命令。
赵佗看著缓缓后撤的秦军大阵,整个人都傻了,手中长槊险些因震惊而脱手。
“不是……我就骂著玩的,你怎么还真的撤了?!”
他知道自己贸然出城邀战,王翦必然会怀疑其中有诈,但他万万没想到,王翦竟然会如此果决,直接撤军回城!
这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想!
如果换做是蒙武,哪怕知道有诈,也绝对会想著跑凭藉自身实力,在对方耍诈之前,一波把对面打穿。
他之前在阳武城下,便是这般败的。
不过,有了上次的教训,估计这次他多少也会长点记性。
可不论如何,也不该如王翦一般,直接选择拔寨回城啊!
赵佗下意识摸向无名指上的传音指环,瞬间便已是冷汗直流。
不行!
这个时候,要是让王翦这个最重要的目標,缩回了酸枣那座坚城里去。
等统领大人到了,非得拿他的人头,来祭旗不可!
一念至此,赵佗猛地举起长槊,向前一指,发出嘶吼:
“秦军怯战而逃!!”
“全军听令!隨我杀啊——!”
“杀——!!”
三万魏卒发出了震天喊杀,因王翦的退却而感到振奋。
此刻得到追击的命令,更是士气大振。
战鼓声隆隆作响,魏军阵型迅速由守转攻,如同凶猛的洪流,朝著正在撤退的秦军阵地,狂奔而去。
秦军阵列,王翦望著魏军如潮涌来,目光凝重。
对方,竟然不惜暴露自己的意图,也要强行,將自己留在这片战场上!
他意识到,这其中,必然有诈,而且这局做的还不小!
可是,他依旧想不明白,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对方的真正目的,又到底是什么?
王翦的眉头紧锁,脑海中飞速运转,试图在魏军的追击中,找出任何破绽。
可不管他怎么看,怎么想,都看不出对方有什么牌在手里。
“难道,是虚张声势?故意诈骗与我,就赌我谨慎应对?”
王翦喃喃自语,怀疑是否自己多虑了。
然而,他却仍未下令反击,反而再度下达撤退命令。
“传令全军,加快速度,退回城中!不得与敌交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