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9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349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

看著是真能折腾的张纯,李琳、叶诗韵、麻晓娇和袁倾城是真服了她。

同时,她们真有些想不明白,张纯怎么就这么喜欢搞事情,老老实实当个皇妃、贵妃不行吗?

而且,这次张纯玩得更大,竟然想当整个美洲背后的话事人。

並且,看张纯的意思,还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真想这么运作。

当然,张纯说她们五个一人占一洲肯定是假的,让李琳的儿子去占欧洲和让袁倾城的儿子去占大洋洲也就算了,让麻晓娇的儿子去占非洲和让叶诗韵的儿子去占南极洲也太扯了,尤其是后者,

要真这么分,以叶诗韵的火爆脾气非得当场跟张纯开撕不可。

从始至终,只有张纯想独占美洲是真的。

张纯找另外四女商量,就是想另外四女不要將自己厉害的儿子派去美洲跟她的儿子竞爭,以及帮她翰旋將赵侯不太厉害的儿子派去美洲。

就连將来接四女去美洲养老的事都是假的。

就算真有赵候不要她们的那一天,也没道理,四女不跟自己的儿子去养老,去寄张纯的篱下。

这点事,哪怕单纯如麻晓娇都能看得出来,

麻晓娇心想,『我的好纯姐,你別太折腾了,这样没准你会把自己玩死呀!

基於好心,也基於跟张纯多年的感情,麻晓娇提醒了张纯一句:“纯姐,这么大的事,靠咱们几个不可能办得成,唯有官家出手,方有一线机会。”

张纯知道,麻晓娇说的没错,美洲实在太大了,七大洲占两个,这么大的地盘,绝对不可能是她们几个后宫中的妃子就能暗箱操作的,哪怕那里现在只有几千万不到一亿战斗力极其低下的印第安土著。

如此巨大的地盘,大宋要是不派千八百万人过去,能打下来,都统治不了。

但话又说回来,也正是因为这有巨大的难度,才是张纯所追求的。

早张纯就看出来了,她们五个穿越者中,就她混得最啥也不是,只能给赵侯出谋划策,当个幕后英雄,別说將来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现在,知道她“丰功伟绩”的人都是寥寥无几,未来她的儿子要是出息一点,她还能留个姓氏,要是她的儿子全都不成器,那赵侯这么多妃嬪,她可能连个姓氏都留不下。

同样是穿越者,同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李琳、叶诗韵、麻晓娇、袁倾城肯定都会照耀史册,

而她却像一颗隱匿在夜空中的暗星,即便发出过微弱光芒,也难以被人长久铭记。

张纯很不甘心。

这种不甘如同野草般在她心中疯长,让她迫切地想要在这波澜壮阔的歷史长河中刻下属於自己的深深印记。

要想达成这个目的,小打小闹根本不够,

试想一下,张纯得干出什么样的事才能让她的名气跟另外四女比肩?

不。

张纯要的永远都不是跟另外四女比肩,而是超过另外四女。她们都已经穿越了,作为熟知歷史的先知,她就应该主宰这个世界。而她只要一个美洲而已,过分吗?

张纯对四女说:“你们只要答应不跟我內耗,以及儘量帮我就行,官家那里,我会想办法说服他。”

四女相互看看,一时之间有些拿不定主意。

见此,张纯不悦道:“两世几十年姐妹,你们该不会连这点小忙都不帮我吧?”

这个世界这么大,好地方这么多,四女真没必要让她们的儿子去跟张纯的儿子竞爭美洲。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再者说了,照著张纯的想法,美洲將来或许是这个世界最乱的地方,她们的儿子不去凑这个热闹也是好事。

关键,张纯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於情於理,四女都得卖张纯这个面子。

於是,四女全都答应下来。她们都表示,等將来分封时,不让自己的儿子去美洲,还有,她们有能帮上张纯的地方,让张纯儘管开口。

搞定了四女,让张纯信心大增,她心想,『就剩官家这个土著了,我得想办法引导他按照我的思路行事发现新大陆这件事,不仅在五女这里是件大事,在大宋的一眾大臣、士大夫眼里,这也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

大宋文人的政治逻辑从来都不是以“占领”为目標,而是以“名分”优先,而非领土控制。他们对外的关係核心是“朝贡体系”,也就是,通过册封、赏赐,將外邦纳入“天朝上国”的名分秩序,注重“怀柔远人”而非直接统治。

因此,发现新大陆了之后,尤其得知新大陆上有数千万土著,甚至已经有玛雅文明、一些小王国、一些小部落之后,大宋的士大天认为,新大陆上的这些政治势力,为“远方蛮夷”,可先派使者携带丝绸、瓷器、茶叶等礼物前往宣諭皇恩,尝试让对方“称臣纳贡”(哪怕只是象徵性的);

若土著文明有一定规模(比如玛雅文明的一眾城主),可册封其首领为“刺史”、甚至可以册封他们“国王”,承认其自治,换取名义上的归附,而非派遣驻军。

总之,大宋的士大夫不想追求领土主权,而是希望通过贸易(换取新大陆的稀有资源,如贵金属、特色作物)和文化象徵(如接受朝贡)实现对新大陆的控制,类似对此时的李朝、大理的关係。

说来其实也挺好笑的,大宋的士大夫都不知道美洲有多大,离大宋有多远,就想让其上的政治势力全都尊大宋为宗主国,还有就是,他们什么都不想付出,只是因为吃到了海上贸易和关税的这块大肥肉,而想鼓励商队前往贸易,最好在印第安土著同意的情况下,建立小型“贸易据点”(类似在广州、泉州的外商蕃坊),由宋商和少量驻军(仅负责保护据点)驻守,而非征服整片土地;

若印第安土著反抗,他们想选择撤点止损,而非开战一一因跨洋调兵成本极高,且大宋军事体制重防御、轻扩张,不会为远在海外的土地消耗核心兵力。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印第安土著的战斗力到底如何不敢与之交战。

反正,大宋的士大夫强调华夷之辨,认为中原文明优於蛮夷,且中原地区地大物博,什么都不缺,没必要去占领新大陆,

换而言之,如果是按照大宋士大夫的思路就是,先通过小规模探索打通航线,再以“朝贡”名义与印第安土著建立联繫,通过贸易据点获取资源,以象徵性册封维持关係,不追求领土统治,也不搞暴力征服。这种占领更接近远方贸易伙伴+名义藩属的结合体,与近代欧洲“掠夺土地、灭绝土著、殖民移民”的模式完全不同。

对於大宋士大夫的想法,赵候理都没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