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不当人子!”
对于皇帝所说的话,在场的绝大部分人都能理解。
浪费饭确实是可耻!
再结合着当今圣上早年的经历,从他口中听到这些,那是一点都不奇怪。
也有很多人为之欢喜不已。
太好了,今后终于能吃饱了!
不说国子学,以前的饭菜好吃不好吃,单单是定量这点就很不友好。
国子学的饭菜全免费,由朝廷负责提供。
对于他们这些学子,说实话皇帝是真的很照顾。
就是这个别管饭量大小,都是同样多的饭菜让人有些难受。
饭量大的人,那当真是顿顿都在忍饥挨饿。
“饭菜今后要做好吃,不能故意做的难吃。
厨子们,要提升厨艺!
把饭尽量的做好吃些,可口一些。”
“陛下圣明!”
“祭酒万岁!”
一些人都忍不住在心里面疯狂的呐喊了。
国子学饭菜真难吃,已经是许多人的共识了。
此时能听到皇帝亲口说出这话,对于他们而言,这是再好不过的好消息。
“国子学的伙食标准也要提升,比如,至少三天一顿肉。
每两天,每个学子都要有一颗煮熟的鸡蛋。”
“陛下圣明!”
“陛下万岁!”
听到皇帝当众做出来的承诺之后,在场的众多学子那是终于忍不住了,在这里高声欢呼起来。
别提有多么的振奋。
陛下当真是好陛下!
三天一顿肉,每二天还能一人一颗煮熟的鸡蛋。
和他们之前吃的相比,那简直是好到了天上去!
朱元璋看着众人的反应,脸上也露出笑容。
改善伙食,增加营养是必要的。
国子学的功课很重的,很多学子很辛苦。
再吃些没油水,没营养的东西,容易把人的身子给熬垮。
而之所以朱元璋会说,给学子们提供煮熟的鸡蛋,而不是会把鸡蛋做菜,做煎蛋或者是蛋汤等之类的。
同样也是有着他的考虑在其中。
厨子不偷,五谷不收。
哪怕自自己下严令,让人把国子学的厨子看得再严。
那也同样会也禁不住他们小偷小摸,特别是鸡蛋,必然会成为他们重点照顾的对象。
用鸡蛋来做菜,那么多的学生,一顿少用上个几十个,对于他们而言,那是轻轻松松。
如何才能更好的防止厨子们对鸡蛋下手?
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煮熟,每人一颗熟鸡蛋。
鸡蛋可是个金贵东西,在如今是再好不过的好吃食。
许许多多人家,家里面有个鸡蛋了都舍不得吃。
就指着用鸡蛋来换些针头线脑,换一下盐等东西。
可以说,不少人家都指着鸡屁股过活。
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鸡蛋是可以当成货币来用的。
甚至于,哪怕是到了现代,就朱元璋所了解到的情况,九十年代时,都还有不少地方可以拿着鸡蛋换东西的。
从这方面的就能看出来,鸡蛋到底有多么的珍贵。
也能理解,为什么这些学生们在听说,隔两天就有一个煮熟的鸡蛋吃时,会这般的振奋。
“咱们国子学的宿舍条件也要提升,咱接下来,准备选新的校址,来建一个新的国子学。
这个新的国子学,至少要比现在这个大上四个。
住宿条件,教学条件等各方面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今后上床下桌,弄六人间的宿舍。
学校会建立更多的厕所,以及洗澡的地方……”
国子学扩建的事儿,朱元璋之前就在想了。
他在进行了扩招之后,国子学本身就一个不太大的地方。
生活六千多名师生,再加上一些里面做杂役的人,真的是拥挤不堪。
更不要说,他今后还准备把国子学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全国的最高学府。
今后还要建立相应的实验室,科研部等等。
目前的国子学,那是真的不够用。
建造新的学校,势在必行。
新的学院建造好了后,旧的学院同样不会闲置。
可以把一部分的师生,在这里进行教授,做到物尽其用。
浪费可不是他的风格。
本就振奋的众学子,听到朱元璋的话后,变得愈发振奋起来。一个个眼里几乎都有光了。
圣主明君啊!
这就是圣主明君!
有了今日这一遭,谁再说当今陛下抠门,说今说当今陛下残暴,他们第一个就不答应!
如此重视他们这些学子,如此重视文教,待他们这般好,这就是圣主明君!
谁家的残暴之君会干这些事儿?
“咱通过了解,才知道金文徴等这些狗贼,居然会歪曲学校的意思,从而迫害学生。
比如说,让学习不好人,考试不合格的学子,今后一直到喂猪种地,挑大粪。
这事儿,咱今日就给你们在这里进行一个解释。
这就是它娘的纯粹的放屁!
咱建立农学的初衷是什么?
就是有不少的人,五谷不分。
而今后你们有很多人,都是要去当官的。
我大明是农业大国,无数的百姓,通过种地供养起了我们这么一个庞大的国家。
农业是一件大事,关乎国计民生,身为官员对这些都不了解,那又如何能管理好地方。
在今后身居高位了,又如何能治理好天下?
所以咱才会让你们来学这些,对农业种植,以及畜牧养殖等,都有一定的了解。
咱每日里免费供着你们吃喝,给你们提供的免费的住宿。
又请这么多的有识之士给你们传授学问,是要让你们学大本领的。
让你们成为国之栋梁,有用之才的。
咱了那么大的价钱,这么多的精力来培养你们。
那让你们今后挑大粪,喂一辈子猪,而且不是太浪费了?
不说别的,单单算算这个账,那就亏的厉害啊!
切记,今后不要再信这等谣言!
谁再与你们说这些,用这个来威胁你们,直接就告诉学丞,让他来处理。”
听了朱元璋的话,不少学子都是不由的欢欣鼓舞,放下心了。
“陛下这……这今后学习不好的人,不能再当官,也不能复读,只能罚做吏员这事儿,是……是不是真的?”
片刻后,有人鼓足了勇气举起了手,望着朱元璋显得很拘谨的进行询问。
这人不是别的,正是之前金文徴班里面的那个学生。
金文徴想要用这样的理由,也让他自杀。
“这话有的对,但有的也不对。”
一看在这个学子,问出这话后,很多人都提起了精神的样子。
朱元璋就知道,这事牵动着许许多多人的心。
当下便也郑重的回答道:“二升三,三升四的时候,学习成绩不合格者,如果学生愿意是可以再复读一年的。
咱会给你们这个机会。
毕竟有些时候,确实在考试时容易发挥失常。”
这话一出,很多人再次长松一口气。
能让再复读一年,那就放心了。
但这心,只是放下去了一半。
听陛下的意思,复读一年之后,考试依旧不合格的,肯定要被罚做吏员了……
“复读后,成绩依旧不合格,眼药按照朝廷的分配,去当吏员了。
需注意,这不是罚做吏员。
吏员,也是一个正经的所在。
从国子学这里,当吏员的与寻常的吏员不同。
国子学出身做吏员的,若是做得好,是可以从吏员,升为官员的,这点你们需要记牢。
并不是说成为吏员,今后就是吏员了。
这个界限就不能打破了。
而你们,也不要觉得成为吏员,就低人一等,觉得受辱了。
不想成为吏员,就要好好的学。
成为了吏员,那就知耻而后勇,把事务做得好了,咱到后面会给你们升官。
学习不是一切,学习不好不代表着今后的处理政务上面就一样不好。
只要是肯用心做事儿,做出成绩来也是可以的
也不要觉得吏员低下,吏员一点都不低下。
吏员才是真正的和下面的众多百姓,相接触的人。
最为重要。
诸多的政策,需要基层的吏员们去做。
一言一行,落在百姓眼里,其实都代表着朝廷。
朝廷是否贤明,能否得到百姓们的爱戴和拥护,从吏员是如何对待百姓上体现出来的。
治国就是治吏,这话可不是空话。
咱便将这些与你们说清楚,你们将之牢牢的记在心里!”
这话朱元璋说的特别的郑重。
给了众学子一些反应时间后,朱元璋案子吸了一口气。
准备给众学子们再来个大的,再烧上一把猛火。
“从下个月开始,在国子学上学的学生,家里面不再免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