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我以为,我们只需要出数万兵马,守住秦岭各道谷口,据守不战,以逸待劳,自可令张鲁无功而返。”
“待我们攻破长安,覆灭伪魏之后,再回过头来收拾张鲁,那便是易如反掌之事。”
萧和给出了应对之策。
作为萧和的忠实拥趸,张飞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赵云等众臣们,平日里便信服于萧和的智计,如今又懂得灭魏大业为重,皆是纷纷点头称是。
然而,众人对萧和的信服,刘禅看在眼中,眸中却悄然闪过一丝不悦。
那一丝不悦如同闪电一般,转瞬即逝,却还是被萧敏锐的捕捉到了。
显然,刘禅在想:
我才是三军之主,为何众人似乎只听萧和之言,而我这个太子话,却仿佛被他们忽视了。
他们还有把我放在眼里吗?
“殿下,臣的应对之策,殿下以为如何?”
萧和向着刘禅拱手询问,脸上带着一丝恭敬的笑容。
虽然他心中早已有了废太子的计划,但现下尚未付诸实施,面子上的工程还要做足,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刘禅未置可否,却反问道:
“大司马,若依你之计,我们得用多久,才能攻下长安,覆灭伪魏?”
萧和掐指一算,沉思片刻后,便道:
“伪魏上下以为张鲁出兵相助,心中又有了希望,军心多半能稍稍复振,抱定死守之心。”
“如今曹贼又掘渭水淹了北岸,我军对长安城只能形成半包围,未能全城围困,这无疑给我军的进攻增加了不少难度。”
“如此形势下,想要击破长安,臣以为至少得三到五个月左右,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若中途出现什么意外情况,时间可能会更长。”
三到五个月…刘禅若有所思。
看着刘禅细微的表情变化,萧和忽然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这小子,心里边一定在憋着什么坏呢。
果然,刘禅突然眼眸一亮,似乎下了某种重大的决心。
接着,他手指着地图,说道:
“大司马,你的计策确实稳妥,不过却耗时太久。”
“我以为,不如我亲提十万大军南下,先破张鲁的汉军,再由斜谷杀入汉中,直取南郑,一鼓作气将汉中郡收复!”
“如此,则伪魏失去外援,必军心瓦解!”
“到时我再率军回师关中,便可一举将长安拿下,这岂非是一石二鸟之计?”
“大司马,你以为如何?”
刘禅越说越兴奋,得意的目光,射向了萧和。
萧和眼眸一皱,瞬间读懂了刘禅的动机。
他是嫌攻取长安的功劳不够,还想在攻陷长安,灭亡伪魏之前,再拿下收复汉中之功!
而且,听他的口气,还要亲率十万大军前去。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刘禅将独统大军,不受他们这些“老家伙”的钳制,独享收复汉中,讨灭张鲁的功劳!(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