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关中平原这三十五万汉军,没有了粮草供应,岂非转瞬之间,就要土崩瓦解,不战而溃。
那可是三十五万汉军啊!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若真折在了关中,就不止是此次伐魏失败这么简单了,大汉朝也将因此元气大伤,遭受灭顶之灾。
那时曹操不仅能收复失地,甚至于挥师趁势出关,染指中原也不是没有可能。
想明白这一切,赵云脸色已是煞白如纸,背后浸出了一层冷汗,仿佛刚从冰窖中出来一般。
他抬起头来,倒吸着凉气,声音略带颤抖道:
“司马懿若果真用此计,后果不堪设想啊,幸得大司马思量周详,猜测出了司马懿可能用此计,不然……”
赵云心惊胆战,不敢再说下去,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恐惧后果。
惊悚过后,赵云忽然又想到什么,心中疑惑再次涌起,急问道:
“还有一件事,云不太明白,大司马既知司马懿可能用此计,为何不派兵直接堵住子午谷口,却反倒去增防潼关,还要从关东调兵呢,这其中玄机,还望大司马明示。”
萧和笑而不语,眼神中别有意味,仿佛藏着无尽的玄机。
赵云见状,思绪飞转,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各种可能性。
蓦然,他省悟过来,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我明白了,大司马是不想打草惊蛇,想来个将计就计!”
“若张鲁果然派兵奇袭子午谷,则我军已秘密从关东调集精锐增防潼关,便能以逸待劳,杀张鲁一个措手不及,让他的奇袭之计彻底落空,反而陷入我军的重围之中。”
萧和微微一笑,眼中满是赞许之色,感慨道:
“知吾者,子龙也,子龙果然一点就通。”
赵云如释重负,紧绷的神经方始松下,自嘲笑了笑:
“惭愧惭愧,大司马提醒到这般程度,云才有此领悟,实在是惭愧,与大司马的深谋远虑相比,云还差得远呢。”
萧和又是一笑,手中马鞭轻扬:
“好了,咱们就做好两手准备,即刻上表天子吧,将我们的谋画和担忧禀报给天子,让天子也心中有数。”
当晚,一道奏书,便由长安而发,快马加鞭,直奔邺城。
……
五天后,邺城皇宫。
萧和的这道奏表,终于落在了刘备手中。
刘备坐在龙椅之上,神情专注的阅读着奏表,越看脸色却越是阴沉,仿佛笼罩起一层厚厚的乌云。
渐渐的,他眼神中开始透露出一丝愤怒和失望之意。
读到最后,刘备忍不住一拍案几。
“朕临行之前,再三叮嘱他,务必要对伯温言听计从。”
“他这才捡了些许功劳,就敢倨功自傲,刚愎自用不听伯温谏言?
“如此岂不误了大事!”
“糊涂,糊涂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