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仑秘境。
那灵气氤氲之地,恍若隔绝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是三界之中难得的清修净土。
于这秘境幽深之处,立着一位其形若人、身姿曼妙却透着几分不羁野性之美的女仙。
她身披豹纹仙衣,衣袂随风轻舞,豹尾灵动摇曳,虎齿隐约微露,一头蓬发如云雾般肆意散开,头戴狌首之饰,尽显神秘与威严。
此人,正是执掌昆仑的西王母。
西王母听闻东华帝君之言,美眸微转,望向方丈仙山的方向,神色间满是复杂。
她朱唇轻启,轻轻叹道:
“东王公啊东王公,岁月悠悠,这么多年过去了,你竟还是放不下那争帝的执念么?”
虽然她斩断了和东王公的姻缘线,了断因果,遁入这昆仑秘境之中。
说白了,双方离婚了。
但毕竟,她和东王公还是有着多年的道侣情分,这是抹不掉的。
遥想当年,她与东王公,一为先天阴气所化,一为先天阳气所凝,秉洪荒天地气运而生,共掌天地阴阳秩序。
被誉为:“阴阳相合,天地共主”。
那时的她和他,也曾琴瑟和鸣,共同度过神仙眷侣的日子。
在那云海翻涌的仙山之上,他们一同参悟天地大道,一同欣赏日月星辰的变幻,一同双修悟道,调和阴阳二气……
如今,面对这个继承了前夫遗志的东华帝君。
她又该怎么选呢?
……
曾经。
新天庭初立之际,那偌大的天庭,竟是空空荡荡的,玉帝虽贵为三界之主,手下却人才凋零,形单影只,宛如一位“光杆司令”。
彼时,玉帝将目光投向了“仙首十二”,欲令他们前往天庭任职,对自己俯首称臣。
玉帝此举,实则是想让阐教、截教等教派的核心人物上天为官,为天庭效力。
当然了,玉帝其实主要看中的是玉虚十二金仙。
毕竟元始天尊收徒向来眼光极高,挑选极为严苛,能入其门下者,皆为仙界之精英,个个身怀绝技,神通广大。
然而,这些仙首们,哪个不是心高气傲之辈?
他们于天地间逍遥自在,在名山大川中潜心修行,早已习惯了无拘无束的生活,又怎会甘愿受那天庭的诸多约束,向玉帝俯首称臣?
玉帝软语相邀,却换来的是仙首们的断然拒绝。
软的不行,玉帝便决定来硬的。
后来,玉帝禀明道祖。
刹那间,天道震动,一场前所未有的“杀劫”降临世间,“封神榜”也随之现世。
天道降下旨意,欲借封神大战削减仙人数量,重塑三界秩序,同时填补天庭那空缺已久的神职。
为应对天道的要求,三教(阐教、截教、人教)无奈之下,只能共同商议,决定通过封神榜选拔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替代仙首入职天庭。
于是,阐教助周,截教助商,双方仙人几乎倾巢出动,借商周之战开始赌斗,亡者上榜,填补天庭神职。
说到底,这场封神大战,不过是玉帝觉得天庭缺人了,禀报道祖,从三教招揽一批人来天庭当差罢了。
玉帝是封神大战背后的布局者,也是最大的获利者。
而三教内斗,本质上就是天庭精心策划的“超级打工计划”,为天庭选拔了一批“打工人”。
上了封神榜,有好有弊吧。
上了封神榜,对于那些普通凡人将领来说,如黄飞虎,自然是一步登天,算是一种难得的机遇。
他们从此脱离了凡人的轮回之苦,成为了天庭的一员,享受着仙人的待遇。
然而,对于云霄仙子、赵公明、金灵圣母……这些大道可期的修仙者来说,却是彻底毁了其道途。
他们自此从逍遥自在的仙人,沦为了天庭的打工人。
其修为难以再提升,证道混元大罗金仙的可能也彻底断绝。
他们的仙途前功尽弃,其被封神后需受天庭驱使,承担神职责任,自由受限,还需遵守天条。
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穷尽也……履行着那些繁琐的神职任务。
玉帝掀起的这场封神大战,断了他们的道途,“强迫他们来上班”。
试问,这那些曾逍遥于天地之间的仙人,他们心中有怨吗?
……
东王公,乃先天纯阳之气的化身,亦是天道曾经钦定的天界之主。
东王公,也拥有无可争议的正统天帝资格。
只是东王公不幸身陨,其天帝气运被玉帝所得,玉帝借此上位,成为了新的天庭之主。
如今,东王公残魂转世,卷土重来,带着昔日的荣耀与不甘,欲重振雄风。
……
常言道: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攻心之策,一良策,便可抵得上百万雄兵。
遥想当年,韩信设下十面埋伏,而后又施展“四面楚歌”之攻心计,用楚地的民歌来瓦解楚军的斗志。
那悠扬的楚歌,如同一把把无形的利刃,直插楚军将士的心中,使得项羽之楚军斗志尽失,再无再战之力,最终溃不成军。
对于这些封神榜上众神来说,“仙道任尔逍遥”几个字,又何尝不是一种“楚歌”呢?
楚军想念楚国故土,而封神榜上众神又何尝不想念仙道逍遥?
封神榜上众神又何尝不想重归自由之身?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得民心者,得天下。
帝王之战,不光是战的是实力,更战的是民心。
……
东华帝君,这位洞察人心的帝王,洞察到了众神内心深处的渴望,对这些三教子弟许下“仙道任尔逍遥”的承诺。
能不上班,谁想上班?
能仙道逍遥,何必为奴为婢?
在这天庭为官,看似风光无限,但稍有不慎,便可能触犯天条,遭受惩罚。
如此诱人的承诺,如何能不让人心动?
……
那些被封神榜束缚的神仙,每日在忙碌的神职中,或许会时常回忆起往昔逍遥于天地间的时光,心中对这承诺的向往愈发强烈。
假如,万一……东华帝君如果能真的反天成功,真的放他们自由呢?
这或许将是天庭仙神们迎来的一场全新变革,一场摆脱束缚、重归自由的希望曙光。
……
东华帝君许下“仙道任尔逍遥”之诺,此言一出,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天庭众神心中激起千层浪。
……
南赡部洲之畔,灌江口波涛汹涌,江水浩浩汤汤,浪涛如猛兽般不断撞击着岸边,溅起层层雪白的水。
此地,乃显圣二郎真君杨戬之治所。
此时,杨戬静坐于真君神殿之中,忽觉心有所感,天眼骤开,一道璀璨银光直射而出,望向那遥远的方丈仙山方向。
杨戬凭借天眼所观,见东华帝君振臂高呼,举兵反天,以“仙道任尔逍遥”为号,心中不由赞道:
“东华帝君,果真是好气魄!此等壮举,非大勇大智者不可为。”
“好一步棋,走得精妙绝伦。”
“好一个攻心之策,这话算是说到天庭众神的心坎上了。”
杨戬身旁,哪吒脚踏风火轮,呼呼作响,似有风雷之势;手持火尖枪,枪尖闪烁着寒芒,一脸跃跃欲试之态。
“看来机会到了。”
哪吒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笑着问道:
“二哥,我们可要去帮忙?”
杨戬似笑非笑,目光如炬,看向哪吒,开口道:
“哪吒,你想去帮谁?”
哪吒闻言,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当然是帮东华了。”
“杀上天庭,我上天庭砍了李靖!”
“你上天庭,砍了玉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