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连续那么多天的激烈血战,在攻城阶段又死了至少两万人,才取得破城的战果,方腊军士兵哪里还顾得上其他?当然要尽快放纵发泄,把之前的压抑全部宣泄出来,彻底报复。
方腊军倒是想直接放火焚城,不过好歹还是被方腊及其主要谋士暂时劝住了——倒不是因为方腊变仁慈了,原本历史上,方腊破城后,在杭州全城放火连烧六天,繁华之地尽为瓦砾。
但这一世,因为陈建赵约听了赵子称的劝,在外城遗留了更多财物给方腊军抢,方腊军发现任何地方都可能有百姓藏起来来不及带走的钱财,所以舍不得直接无差别烧城。
万一有大量丝绸缎匹茶叶被直接烧了呢?那多可惜!杭州市面上的丝绸存量,可不是一般地多。
“天街踏尽公卿骨”是乐于见到的,“内库烧为锦绣灰”就划不来了。
先抢上几天等搜刮干净后再烧也来得及。
至于之前被方腊许诺“进城后一定会把他们当成功臣款待”的内应富户们,则是立刻体验到了什么叫翻脸比翻书还快。
这些投敌富户甚至没有机会亲眼面见方腊,就被方腊的乱军直接淹没了。
不少富户被杀前还哭喊狂叫“我为圣公开过门,我为新朝立过功”,结果压根儿没人听,直接杀了全家抢尽财物。
方腊已经知道自己没可能在杭州久驻,他打进来就是为了抢够过冬和渡过来年春荒所需的钱粮,然后赶快跑路回山区的。
既然不要久驻,还跟这些人讲信用邀美名有屁用?
一锤子买卖的旅游景区店主,会跟小区楼下的小卖部店主那样,跟客人讲信用吗?
切不可慕虚名而处实祸也。
相信方腊的杭州富户,就这样在一夜之间被方腊军几乎全部杀尽。
……
方腊用劫掠狠狠释放了一把连日猛攻积累的疲态后,很快面临一个新的抉择:要不要立刻见好就收,还是再试一把能不能一鼓作气攻破杭州内城?
方腊其实也知道,进了外城之后,己方士气和凝聚力已经明显下降了。
但他毕竟不是打游戏,不能开挂显示每个人的忠诚度和士气值,所以他凭借着经验估算,终究是暂时高估了己方的士气存留。
而坊间又多有传言,说官军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内城肯定也守不住了,一触即溃。内城还有更多的财宝和钱粮可供劫掠,如果打破的话收益更加可观。
被这些因素诱惑,方腊终究决定试一试再说。
不试这一把,他是怎么都不会甘心的。而且就算他自己甘心了,将来手下众将也会拿他这一次的怂说事儿,将来就算逃回睦州山区,大家也不服他了。
到手的肥肉怎能不吃完?
所以仅仅抢劫了一天多之后,方腊就催促士卒重新组织起来,对内城发动一波强攻。
方腊军士兵一个个不情不愿,都揣满了财宝了谁还想卖命?一时间几乎闹出小规模哗变。
在方腊的催督之下,士气低落的士兵被赶鸭子上架硬头皮打了一场,内城的陈建、赵约却死守不退,展现出的坚决完全不亚于之前守外城。
更要命的是,赵约还在内城城头上亲自喊话激励士气:“将士们!你们都看到方腊在外城的暴行了!方腊杀进内城的话,也是一个活口都不会留的!
之前就有外城富户对方腊的许诺心存侥幸,选择了投敌,现在他们全都被杀了!一个不留!家产也都抢光了!等方腊抢完他们还会纵火烧毁全城!只有死战到底才能活命!”
看到外城不时出现的火堆、焚毁的房屋、不绝于耳的惨叫和持续杀戮劫掠,内城的士卒百姓终于看清了方腊,再也没有一丝侥幸心理。
众志成城之下,方腊根本攻不进来。
到了这一刻,他才彻底意识到局势变了。自从他没憋住抢了外城,内城就再也攻不下来了。
而更要命的是,方腊的弟弟方肥在兄长首攻内城不克的第一天晚上,就带来了一个更严峻的噩耗。
“大哥!海宁那边,赵子称突破了我们留守封锁的那支偏师,朝杭州城来了!应该是官军的斥候看见杭州城里火起,所以来救援了!”
方腊顿时被这个噩耗彻底打得冷静下来。
“什么?赵子称又来了?他敢主动出击野战迎击我?”
方肥:“消息错不了,现在关键是如何应对,要出城与之野战么?还是就地转为守城、守住杭州外城?”
方腊一咬牙:“怎么能守外城!内城还没攻破呢,陈建赵约还在那儿坚守,我们手上只有一个外城有什么用?
要是被赵子称堵在城里,他虽然没有足够的兵力破城,但他只要拖住我们,等到童贯的其余后军赶来,我们就全都跑不了了!”
方肥:“那……抢够了就立刻突围?”
方腊一摆手:“不行,直接跑部队会溃散的,现在人人都带着财物,一旦跑起来就收不住了。我军当迎击赵子称,让他知道在堂堂正正列阵而战的野战中,他那几千人依然不是我对手,然后我军才能安然撤走。
否则被赵子称以少量骑兵衔尾追杀,我们还能逃得回富春山区?你这匹夫,莫不是连曹操退张绣的平话都没听过?曹操还知道撤军时要以精兵断后呢!”
方肥一听,大哥的智谋果然不是自己能及的,大哥还知道模仿曹操的用兵谋略呢,看来挡住赵子称还是有希望的。
于是方腊军只能一边哨探,了解赵子称部逼近的过程、已经到了哪里。另一边尽快收拢部队,仓促离开杭州城,准备野战迎击一波再跑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