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7章 京观湖畔勒石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谁也不愿意面对一个百战百胜的敌人,特别是这敌人和过去的天朝部队很不一样。

明晃晃的筑京观,根本不怕后世史书和朝廷追责。

众首领和将士忽然觉得,自己即便追上去,说不定也只是人家嘴里说的,从十二战变成十三战全胜而已。

即便真赢了,伤亡也不会小。

毕竟在首领们心里,李景孝带领的这支大军战斗力强的离谱。

四千人全歼六千骑兵,怎么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可那座巨大的京观,又证明了李景孝的话。

草原是残酷的,一旦手下士兵伤亡过大,这些首领们回去后,大概率会被别人给吞并了。

所以几个首领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再次行军时,明显慢了下来。

而且走十几里就下令休息。

之前追击时,每天至少跑一百三四十里。

偶尔还一天跑过一百七十多里,但现在,一天下来,也只走了八十多里。

而且上午还跑了五十多里,等于一下午,其实只走了三十多里。

等鞑靼人的斥候,沿着李景孝的大军追来到在松林附近,发现大量马蹄印消失在松树林里时。

回去一汇报,这支万人的鞑靼骑兵那叫一个紧张。

根本不敢进去大片的树林里。

不仅派人去通知其他部队,还后退十几里,在一处山坡上扎营,等着援兵过来。

一来二去,汇聚了三万人时,李景孝已经带着大军走了三天。

基本上不可能追上了。

就算追上,也肯定会和之前那六千鞑靼人一样疲惫不堪。

真这样,李景孝绝对敢再次偷袭。

即便没法全歼,大不了杀两三个来回就走。

李景孝这三天,也一直在用《玄光术》观察着自己后面。

最后确定离自己最近的鞑靼部队,至少有三天的路程。

而且这几万鞑靼人是越走越慢,这才真正的放心下来。

现在需要防备的,只剩下东边的女真人和兀良哈蒙古人。

不过兀良哈部,相对鞑靼和瓦剌,势力小了很多。

对大周也一直保持友好态度。

说白了,兀良哈怕鞑靼吞并自己,只能和大周维持良好关系,以获得粮食、铁器等支持。

不过,大周其实很少搭理兀良哈部。

李景孝是后世人,所以他知道,女真人崛起对大周的威胁会很大。

但在大周朝廷来说,此时的女真是值得拉拢,用来钳制鞑靼和兀良哈的棋子。

而历史上努尔哈赤能崛起,还得感谢李成梁养寇自重。

大军往东撤退的第五天,探子回来汇报说,遇到了回来的贾蓉等人。

半个时辰后,贾蓉带着百来个后勤兵,快马出现在大军面前。

翻身下马,对着李景孝拱手行礼说道,“大人,卑职已经和王忠谈好了。

他会征集2千骑兵,跟随大人对抗鞑靼人。”

李景孝笑着夸了贾蓉几句,乐的这小子嘴都笑歪了。

却不知道,李景孝心里暗道一声可惜。

虽然一直担心被鞑靼人追上,但人心是矛盾的。

李景孝心里又希望鞑靼人疯狂追击。

而且自己都筑京观于多伦湖畔,还勒石刻字,写下十二战十二胜的事迹。

对自己来说,这是能名传青史的事,可对鞑靼人来说就是洗不掉的耻辱。

按说鞑靼应该会疯狂的追击自己。

而且自己则用玄光术不停观察鞑靼追兵的情况,找个机会,再带着大军偷袭鞑靼人。

有了第二次的全歼追兵,鞑靼人自然就不敢继续追。

要是王忠带着女真人来支援,说不定还能反击。

直接击溃这三万多人的追兵,然后走路程更近的兴州卫南下回关内。

可惜鞑靼人居然走的如同乌龟爬一样慢。

以至于现在王忠带着2千人过来了,李景孝居然暂时找不到理由去消耗这只女真部队。

好在想法归想法,理智还是占据了上风。

2月底出京城,抵达镇江堡时,就听说有一支1万人的鞑靼骑兵,在东线钳制辽东镇和迷惑朝廷。

现在自己东归,这一万鞑靼人就是拦路虎。

有了目标的李景孝,对待王忠的态度,自然热情了不少。

大军继续往东走了两天,就有斥候回报说,30里外,有两千左右的女真骑兵和几百人的牧民小部落,在一处小湖畔安营扎寨。

李景孝自然没那么容易相信王忠,命令斥候继续往东,和往北、往南侦察。

大军则放慢速度,本来只需要一个时辰的路程,李景孝足足走了三个时辰。

天色都暗了下来,才走了20里。

直到三个方向的斥候回报,没发现异常,这才放心下来。

但李景孝没急着去和王忠汇合。

而是命人安营扎寨。

10里外,等了一天的王忠,不由有些焦虑起来。

大周军队走的这么慢,明显是不信任自己。

好在王忠也知道,换成是自己,也会小心再小心。

毕竟从草原上传来会的消息来看,鞑靼人是恨死了这位大都督。

所以周军没脱离危险,谨慎点再正常不过。

但王忠此时又开始后悔,答应了宁国府贾蓉,帅军追随那位大都督。

要是被鞑靼人知道了,鞑靼人拿那位侯爷没办法,最后大概率会把一肚子气,撒到自己所率领的哈达部头上。

可要是敢耍那位侯爷,明明答应了率军跟随他,最后却不出现。

保不齐那位爷,就会率军攻击自己。

以这位爷动不动杀光鞑靼人的做法,哈达部肯定也没好果子吃。

更别说,那位宁国府的贾大人可说过,自己要是不出兵。

等侯爷率军回到京城,就会向皇帝进言,册封自己的敌人为塔山卫的指挥同知。

到时候,本来就处于劣势的自己,只能带着族人继续迁徙。

想再回到故土,就不知道是多少年之后的事了。

甚至永远都回不去。

而且一旦迁徙,对手还有可能乘机一路尾随追杀。

所以王忠是不来都不行。

要不然,真以为女真人,会那么容易听话?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