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炸跑道
不过除了c47这种老式的运输机之外,还有米啯最新研制的运输机,有飞行车厢之称的c119运输机。
c-119飞行车箱是米啯费尔柴尔德公司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设计的一款双发运输机,主要任务是执行货物运输、伞兵投放和伤员后送等任务。这款飞机是从二战时期的c-82“运输狮”发展而来,通过性能改进和功能增强,成为冷战时期米啯及其盟友的重要运输机种之一。
c-119采用了高单翼设计,拥有宽敞的货舱,能够运输多种类型的货物或人员。尾部为双尾梁设计,提供了更大的货舱开口,方便大型货物的装载和投放。机身形状宽大且方正,被称为“飞行箱子”正是因为其货舱如箱子般宽敞。
动力系统上则是配备两台普惠r-4360“黄蜂大黄蜂”四排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功率可达三千二百马力。机翼下方安装发动机,为飞机提供足够动力,同时减少货舱占用空间。
当然也正因为如此,让这种运输机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三十来吨,而空中也只有十八吨,最大航行更是达到了三千六百公里,比c47运输机足足多了一倍多的运输量。
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这种飞机正是导致米军能够成功撤退的关键工具,正是这种运输机的续航以及宽敞的车厢这才导致了米军能够把预制的钢梁桥成功投放到水门桥,如此才让被炸毁的水门桥成功通车。
在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的剧情里艺术再现了当时援潮军战士与敌周旋,英勇炸桥的过程。担负炸桥任务的小分队由连长姜庆云带领,经过长途奔袭于12月1号抵达“水门桥”处,着手开始炸桥任务。然而让小分队意料不到的是,多次炸毁的桥梁,米军均能够凭借其工兵分队快速修复。为防止援潮军炸桥,米军加强了水门桥的防卫,狮长史密斯亲自派遣一个坦克营的兵力,在桥面及其周围构筑工事,对水门桥实施严密防护。
12月6号晚,连长姜庆云再次带领1个步兵排和1个重机枪班组成敢死队,实施最后一次炸桥任务,因为炸桥任务完不成,将不可能完成后续部队的阻击任务。敢死队的行动遭到敌军的重火力压制,当即牺牲4人、3人重伤,姜庆云也负伤昏迷。危急关头,剩余队员冲破敌人层层火力,再度将桥炸毁。这次不仅炸毁了桥面,还炸毁了以前未破坏桥基。
12月8号晚,张翼翔得到报告:水门桥及其他几处桥、洞“已被破,坦克不能通过”,这一结果让他非常满意。据他判断,“水门桥”桥面、桥基均被炸塌,缺口达到8米多,米军工兵短时间内根本无法修复。
当然在电影水门桥那就是连长伍千里炸的了,不过为了剧情需要,所以才把历史中的姜庆云,改成了伍千里。
然而,为了挽救陆军一狮的命运,“联合啯军”在狮长史密斯的紧急要求下,匆忙从小鬼子的三菱重工订制了8套 m2型钢桥构件,由米军314空运联队的8架c-119运输机向古土里米军阵地组织空投,12月7号空投到战场,其中6件被米军成功回收。12月9号中午,钢构件从空投地点被运到水门桥,并由工兵组装架设,当晚6时左右完工通车,米军死里逃生。
没错正是因为这种大型运输机才能够把这种重型的钢桥运输过来,普通的比如c47运输机根本就没办法运输这种又大又重又长的钢桥构件。
像c119这种飞机之所以叫做飞行车厢,主要还是因为其机腹的空间很大,很是适合运输大型工程构件,比如桥梁等物体,甚至一般的轻型坦克汽车也是能够运输的。
不过还好的是,尽管这个c119飞行车厢这种运输机王根生的舰载机飞行员没有开过,但是大体还是差不多的,毕竟都是米啯生产的,为了照顾到飞行员的习惯,所以在飞行操控方面自然会不由自主的同质化的。
王根生看着八架c119飞行车厢成功起飞之后,王根生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然而就在王根生忙着把机场缴获的飞机松回家的时候,这边史密斯狮长也是反应过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