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水门桥
所以王根生这才打算做两道保险,更何况今晚进攻水门桥,王根生那也是十分有信心的。
相比于长津湖电影里只有三营和伍千里的半残七连执行的炸桥任务。
王根生可是带了八百多人以及还有一百多人总计近千人的队伍来炸桥,其战力自然不是原剧情和原来历史可以比拟的。
在原来历史中的一九五零年十二月六号晚上,援潮军第二十七军七十九狮一支九人爆破小组,在黑夜掩护下向水门桥潜行。然而,他们面临的是严密防守的米军阵地。
米军架设了大量探照灯,并且配备了主动红外线夜视设备,还有飞机不断盘旋投下照明弹。在如此严密的防御下,爆破小组仍然勇敢前行。
这支小组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成功接近了水门桥,并在桥下安装了炸药。爆炸后,水门桥被炸成两截,但桥面只坍塌了一部分,米军很快使用工兵装备进行了临时修复,恢复了交通。
面对这种情况第二天晚上也就是一九五零年十二月七号晚上,援潮军组织了第二次爆破行动。这次行动规模更大,爆破手携带了更多炸药。他们利用夜色掩护,再次成功接近水门桥。
而这一次米军已经从第一次爆破中吸取教训,加强了防守。爆破小组在激烈的枪战中,仍然勇敢地将炸药安放在桥墩上。
爆炸发生后,水门桥受损更为严重,桥面出现大面积坍塌。米军紧急调动工兵部队,使用预制桥段和工程车辆,争分夺秒地进行抢修。在米军强大的工程能力支持下,水门桥再次恢复了有限通行能力。
接连两次的爆炸失败并没有让援潮军气馁,立马就在第三天晚上也就是一九五零年十二月八号,援潮军发起了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炸桥行动。
这次行动援潮军调集了更多兵力,试图彻底摧毁水门桥。在向桥梁突进的过程中,爆破小组遭遇了米军火力的猛烈阻击。尽管如此,部分爆破手仍然突破封锁,成功将炸药安放到了关键位置。
这次爆炸造成了水门桥严重损毁,通行能力大幅下降。但米军凭借先进的工程设备和空中优势,在极短时间内架设了临时浮桥,并用战斗机和舰炮火力掩护撤退部队。
最终,让米军海军陆战一狮和第七步兵狮的主力成功撤退。
尽管这三次炸桥行动中,援潮军战士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牺牲精神。许多爆破手为了完成任务,不惜与炸药同归于尽。但是也依然没能住当米军撤退。
至于援潮军三炸水门桥,为何最终没能阻止米军成功撤退!这其中蕴含着对工业化战争规律的重要启示。
首先装备差距是决定性因素。当时援潮军缺乏重型武器,特别是缺少能够一次性彻底摧毁大型桥梁的重型炸药和精确制导武器。爆破手只能携带有限的炸药,很难对坚固的桥梁结构造成致命打击。而米军拥有先进的工程装备,能够快速修复受损桥梁。
要知道在援潮军第三次爆破水门桥之后,在十二月九号,米军调动了海军陆战队专业工程兵连,仅用六小时就完成了对严重受损桥梁的临时修复。这种高效的工程能力,是援潮军当时无法比拟的。
空中优势对战场局势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米军拥有绝对制空权,他们的战斗机不仅能够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还能实施精确打击,摧毁援潮军的集结点和火力点。据统计,在水门桥战役期间,米军出动了超过四百架次飞机,投放了数千吨炸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