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代英的汽车品牌(第二更)
张力纬与龚雪更好奇的是,朱玲与李松是怎么走到一起的,虽然不知道李松的具体年纪,但是比朱玲小。
李松这么有能力,家里人不会反对吗?
不过涉及到家庭,大家都没问,因为从那个敏感时代过来,很少人问这些比较隱秘的东西。
李松在后院独守空房,第二天早上买了早饭,然后李松还把三人送到北影。
不过张力纬与龚鱈两个人听到了李松昨天的发言,今天再听老师讲红楼梦,感觉怪怪的。
不过两人並未表现出来,因为有些东西,要符合大环境。
就像现在的主流思想是反抗……。
不同时代的人,不同位置的人对於某个事情的看法完全不一样。
李松把人送了之后就离开了京都,乘坐私人飞机直接飞羊城。
李松在羊城机场也有一个专属机库,反正也是给钱的。
李松来到了千盛电子研究所溜达了一圈,这里面涉及到的晶圆製造,还有光刻机的两个实验室的人都去了无锡。
因为那边正在修建国內第一条四寸晶圆厂,以及第一家投射式光刻机厂,那边两个厂有几十个研究所协同攻关技术。
李松在电子研究所听了工作匯报,研究所就是纯烧钱的地方,对於资金的管理监督尤为重要。
在电子研究所开了一个会,然后吃了午饭,李松就回宝马摩托车厂。
摩托车厂生意红红火火,90,125cc生產线三班倒,每个月出货量达到了五万辆。
另外还有其他工厂贴牌的五万辆,现在每个月出口摩托车数量都在增加,增幅达到10%以上。
从开始的时候一个月两万辆,到现在一个月十万辆,也就几个月时间。
金融危机对摩托车出口的影响並不是很大,因为出口的摩托车很大一部分换成了物资。
而且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西方工厂的开工率降低了至少15%,所以大量的原材料反而降价了。
而工业產业价格反而高了。
等於说同样的摩托车,换到的资源更多了,什么橡胶,木材,矿石等等的。
当然也正是金融危机,让小本子的车走向了全世界。
小本子的车走向欧美,更多的是因为政策原因。
因为小本子的企业赚了钱,扭头就成了给阿美的两个航母舰队的军费。
也就是说小本子赚了钱,就等於是阿美的钱。
棒子也是一样的,大名鼎鼎的三星,几乎就是美资企业,这也是为什么小本子还有棒子的企业在阿美能够畅通无阻。
当然前提是不要妨碍了阿美的財团,不然的话,就跟半导体一样,阿美会出台政策。
为什么某些国家的企业会被阿美打压,因为某些国家企业赚了钱,缴税,內地就自己研究飞机,航母,不可能给阿美上贡。
阿美能不打压吗,你丫的赚我的钱然后研发武器来跟我別苗头?
换了谁也要这么做的。
所以李松一直把目光瞄准了比较落后的国家,还採用了资源付款的方式。
其实就是要深度绑定,一方面这些国家没有多少外匯,自己这样做比其他人有优势。
另外一方面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当地的產业与自己的生意绑定。
哪怕再过几年,有人要来搅局,那么这些当地的產业除非有人接手,不然的话,很难抢走自己的生意。
而且还保证了原材料的安全,还发展了物流行业,间接刺激了內地的造船业。
这些发展中国家的90cc,125cc排量的摩托车卖的最好,因为便宜。
而且运回来的橡胶,矿石,木材这些东西也要加工,又增加了產业。
这其实也是后来內地走的一个路子。
宝马汽车生產厂的熊猫小飞机生產车间,正在培训全国一些企业推荐的技术人员来这边培训。
这可是涉及到五亿美金的大生意,上级部门怎么能不著急,已经从源头开始计划。
下一次李松的私人飞机就可以停在这边。
第二天,李松就回到了港岛。
贝都奇公司的代表已经到了,来了六个人,正式与百盛公司磋商星辉客机的全球独家代理合同。
李松要求也不高,五年的合同,每年至少卖出去一架,卖不出去就收回授权。
“李先生,您的条件太好了,按照您给的价格,为什么不自己卖?”李松与贝都奇代表团的一个青年在百盛公司的会客室喝著红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