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等乔二河回到鸡蛋摊点的时候,却发现鸡蛋还没有卖完。
乔二河当即问道:“大哥,老四,还剩下多少鸡蛋?”
乔大江答道:“还剩18板鸡蛋,按照现在的销售速度,今天很可能卖不完了。”
乔二河沉吟道:“看来春节期间,对于鸡蛋的销售还是有不小影响的。”
乔四海道:“没错,要是按以前的销售速度,哪怕今天我们带来的鸡蛋比以往要多不少,到了这个时候也应该销售完了,现在还剩下18板鸡蛋,可见春节期间对于鸡蛋的销售是有不小影响的。”
乔二河道:“没事,今天已经是正月十一了,等过了元宵节后,市场渐渐的就会恢复正常,等一个星期后木匠把我需要的东西都打造好,咱家的门市部就可以开门营业了。”
乔四海问道:“二哥,那这剩下的鸡蛋怎么办,带回去吗?”
乔二河道:“鸡蛋都挑出来卖了,就没打算再带回去,既然正常销售卖不完,那咱们就降价销售,只要有便宜占,那不管是什么时候都不会缺顾客的。”
乔大江和乔四海对视了一眼,问道:“老二,你打算怎么降价销售?”
乔二河想了想,说道:“那一板鸡蛋就卖一块二吧,我相信这个便宜很多顾客都想要占的。”
乔大江道:“一板鸡蛋就卖一块二,那平均下来一颗鸡蛋就卖四分钱,价格跟供销社一样了,还不要鸡蛋票,这要是顾客们知道了,肯定会抢购的。”
乔二河笑着看向老四,说道:“四海,你来吆喝。”
乔四海虚心请教道:“二哥,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吆喝才能把顾客吸引过来?”
乔二河道:“只要能让顾客知道我们的鸡蛋现在降价销售就行。”
“明白了,那我试试看。”
乔四海出来卖了这么多次鸡蛋,胆子早就练出来了,当即气沉丹田,大声吆喝道:“各位同志,现在鸡蛋大减价了,原价五分钱一颗的鸡蛋,现在只卖四分钱一颗,走过路过的可千万不要错过了。”
乔二河听得连连点头,看来老四这小子还挺适合干销售的,他也大声补充道:“各位同志,剩下的鸡蛋数量不多了,想要买的同志就抓紧一点,先到先得。”
他们兄弟选择的这个摊点,原本就是客流量比较高的街道,哪怕不是上下班时间,仍然不断的有人从这里经过,此时听到乔家兄弟这么一喊,原本没想着买鸡蛋的人,也都忍不住停下了脚步。
毕竟,只要是当家做主的成年人都知道,现在供销社的鸡蛋都是卖四分钱一颗,大一点的鸡蛋甚至能卖到五分钱一颗,且都是需要鸡蛋票的。
而现在有人在路边摆摊,鸡蛋只卖四分钱一颗,比平时还要便宜一分钱,那真的是极为划算的了。
于是,看到有便宜可占的路人,都忍不住停下脚步,凑了过来。
“三位同志,你们的鸡蛋新鲜吗?”
“三位同志,你们的鸡蛋不要鸡蛋票吧?”
“三位同志,你们的鸡蛋为什么卖得这么便宜啊?”
“……”
随着路人们听到吆喝凑过来,一个个都忍不住开口询问起来。
乔四海一一回答道:
“同志放心,我们家的鸡蛋,那肯定是新鲜的,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同志,我们家的鸡蛋,不需要鸡蛋票,不过我们也不散卖,直接一板一板的卖。”
“同志,你也看到了旁边的竹筐,我们兄弟三人今天挑了满满的三担鸡蛋出来卖,现在已经卖得差不多了,等会我们兄弟还要坐公车回公社,不想再浪费时间去慢慢卖,便想着降价销售,早点把鸡蛋卖完,我们好早点坐车回家,免得错过了最后一班公车的话,那我们兄弟就要走回去了。”
“原来如此,那我要一板鸡蛋。”
“同志,钱给你,我要两板鸡蛋。”
“同志,我也要两板鸡蛋。”
“……”
这个年代的降价大促销,效果还真是杠杠的,短短不到三分钟,之前卖剩下的18板鸡蛋,就被路过的顾客一扫而空,甚至没买到的顾客还捶胸顿足,后悔自己来晚了。
等顾客们意犹未尽的散去后,乔四海一脸兴奋的说道:“这个降价销售的办法还真好用,这销售速度真是吓人啊!”
乔大江点头道:“销售速度确实吓人,感觉就是再来100板鸡蛋都不够卖的。”
乔四海挑起空竹筐,跃跃欲试的说道:“以后我们的鸡蛋要是卖不掉,就可以像今天一样直接降价销售了。”
乔二河提醒道:“这个降价销售的办法,只能偶尔为之,不能长期这样搞,要不然就会影响到正常的鸡蛋销售了。”
乔四海问道:“二哥,你是担心顾客们买习惯了降价的鸡蛋,然后正常价格的鸡蛋,他们不愿意买对吗?”
乔二河也挑起空竹筐,点头道:“没错,人都喜欢占便宜,如果让他们知道了咱家的鸡蛋会经常降价销售,那他们就不会再出钱买正常价格的鸡蛋,而是等到鸡蛋降价了再买。”
乔四海点头道:“有道理,不过刚刚二哥你也说了,咱家的门市部一个星期以后就可以开始营业了,到时我们都不用出来摆摊卖鸡蛋了,也就不用再像今天这样降价销售了。”
乔二河微笑道:“降价销售的策略,还是可以用的,但要灵活应用,这个等门市部开业了再说,如果家里一天6000颗鸡蛋门市部都能销售出去,那就没必要降价。
如果门市部销量没那么大,而且剩余的鸡蛋咱们挑到公社去也卖不完,那就可以选择在节假日的时候进行降价大促销,确保鸡蛋不会堆积在仓库里卖也卖不掉。”
乔四海佩服道:“还是二哥你想的周到。”
乔大江有些担心道:“老二,我们那么久才来摆摊一天,鸡蛋能销售完算是很正常的事,可开了门市部以后,一天想要卖掉6000颗鸡蛋,恐怕是不太可能啊!
甚至,别说是一天卖6000颗鸡蛋了,就是一天卖4000颗鸡蛋,我都觉得很难做到。
要是到时鸡蛋的销售不理想的话,那多余的鸡蛋可怎么办?
就算像你说的那样,节假日的时候来一场降价大促销,恐怕也没办法把积攒下来的鸡蛋顺利卖出去啊。”
乔二河笑道:“大哥,你不用担心,如果这个门市部和公社加起来,一天都卖不掉6000颗鸡蛋的话,那咱们就在沙市这里再寻一家门面开门市部。”
乔大江一脸不解的问道:“老二,再开一家门市部能起到什么作用?”
乔二河解释道:“以沙市的人口,一天6000颗鸡蛋轻而易举就能消化掉,如果我们家的门市部一天卖不掉这么多鸡蛋,这并不代表整个沙市的购买力不行。
或许是距离门市部比较远的人,根本不知道我们家的门市部,或许知道但不愿意走这么远的路来我们家的门市部买鸡蛋。
而只要我们选择在其他沙市的其他区域开一家门市部,那门市部就能辐射更多的人群,这样就能大大的提升鸡蛋销量了。”
乔大江和乔四海听得连连点头,没想到多开一家门市部还有这样的作用。
这种简单的分店覆盖模式,在后世可谓是随处可见,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懂,但搁在这个商业一塌糊涂的年代,刚从农村走出来的乔大江和乔四海,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知识,自然感到新奇。
于是,接下来乔大江和乔四海,就像两个好奇宝宝一样,不断的询问着各种关于经商的问题,都是一些浅显的问题,哪怕前世的乔二河没有做过什么大生意,也能回答得头头是道。
毕竟有句话说得好,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有前世经验的乔二河,搁在这个年代不敢说跟那些商业天才相比,但给两个农村出来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人当当老师,还是没问题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