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7章 万人空巷  1980:我有一口灵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尤其是跟公社离得最近的桂大队,别看这个大队的田地是最少的,但人口却超过了3000之数,是岑河地区名副其实的人口最多的大队。

不过,话又说回来,好几百人聚集在一起搞活动,那场面也是极为热闹的。

“三叔公,我给您老人家拜年了,恭喜您越老越先健。”

“六大爷,我给您老人家拜年了,恭喜您新年大发。”

“姑奶奶,我给您老人家拜年了,恭喜您……”

“……”

都是洪山大队的,虽然不在一个自然村,但很多人互相之间都是认识的,这年后第一次见面,再加上各种节目表演也还没有开始,于是见面的熟人都互相拜起年来。

乔二河兄妹也一样,跟熟人见面,也都互相拱手作揖拜年。

等时间差不多了,各种节目表演也陆续开始了。

这大队的晒谷场面积还是比较大的,除了用石灰硬化的部分,还有旁边的草地也算上,容纳个几千人都没问题。

如今,这里被分成了好几个区域,玩龙灯的一个区域,玩狮子的一个区域,玩采莲船的一个区域,玩高跷的一个区域,玩蚌壳精的一个区域。

乔二河兄妹率先来到玩采莲船区域,看他们乔家湾人准备的这个节目表演。

表演过程,之前已经描写过了,就不再重复,让久没看过的乔二河看得是津津有味。

直到采莲船舞表演了一遍,表演者开始中场休息的时候,乔二河等人才移步到其他区域观看表演。

玩龙灯和玩狮子,在大年初一的时候乔二河等兄妹就看过了,因此他们来到了玩高跷的区域。

玩高跷又被称为高跷舞或者踩高跷,表演者人数不等,表演时饰各种人物形象,双足绑上二三尺高的大棍,起立作舞,多为扭秧歌,或在进行中按各自的服饰、角色作形态表演。

今晚洪山大队的高跷舞,表演者饰演的是传说中的八仙过海的形象,一个个表演者表演得是否入木三分暂且不说,反正他们的装扮与各种搞怪的模样,时不时的就会逗得观众们疯狂大笑。

看了一会高跷舞,乔二河兄妹又来到了蚌壳精舞区域。

这蚌壳精舞的表演者是两个人,一人化妆成妙龄女子,身着彩衣,妖娆多姿,藏身于竹纸制作可以开合的蚌壳内,双手握着蚌壳两沿,不断地一张一翕,作水中自由飘浮状。

一人饰渔翁(俗称沙和尚),身背鱼篓,手持渔网,作理网、撒网、收网等动作,以示要网住蚌壳精。

然后,蚌壳精以舞姿引诱渔翁,渔翁则设法要捕捞蚌壳精。

双方以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舞姿,在锣鼓声中有节奏地交替进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神话色彩,是岑河地区比较有特色的一种民间舞蹈。

毫无疑问,后世这个极具特色的民间舞蹈也快在岑河绝迹了,乔二河同样是多年没有看到过这样的精彩表演了,此时站在这里同样看得津津有味的。

同时,乔二河的心中还隐隐有个想法,这是他们岑河地区传承多年的特色跳舞,他必须要让这样的舞蹈继续传承下去,不能让这些特色舞蹈只存在于老一辈的回忆之中。

而想要做成此事并不难,只需要投钱就行。

反正在八十年代,这些传统的民间舞蹈都会在岑河地区盛行,直到进入九十年代后期,因为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这些传统的民间舞蹈才逐渐没落,玩的人是越来越少。

而以乔二河的能耐,到了九十年代,恐怕他早就成为富甲一方的富豪,届时随便投资一些钱进去,就能让这些传统的民间舞蹈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不知不觉,蚌壳精舞的表演就看完了。

接下来,乔家兄妹又陆续看了玩龙灯,玩狮子等精彩表演。

等所有节目都看了不止一遍,时间也来到了深夜。

那些节目的表演者,连续几个小时的表演下来,一个个也都精疲力竭了。

已经尽兴的村民们,便三五成群的各自离去。

回到家后,乔三朵便直奔厨房,烧火煮汤元。

乔二河看着夜空,不知道今晚苏锦绣,是怎么过元宵节的?

……

八十年代初,岑河地区的包工头还处于萌芽阶段。

在此之前,村民们建房子的时候,都是喊上亲戚朋友或者同村的兄弟叔伯帮忙,基本不费多大功夫,就能把房子建好。

主要是这个年代,岑河地区的村民修建新房子,都是建那种瓦房,没多大的技术含量,几乎人人都能帮上忙。

直到八十年代之后,村民们开始修建楼房了,这就有了一定的技术含量,才有了包工头的出现。

桂大队篮台的杨明坤,便是整个岑河地区最早成为包工头的人。

去年桂大队分田到户后,泥水匠出身的杨明坤脑子比较灵活,便集结村里的泥水匠、瓦匠、木匠等跟建筑有关的工匠,组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施工队,开始承接建房工程。

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他们这支施工队就在村里承接了两个建房工程,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快速完成,在村里算是打响了名声,施工队更是发展到了二十多人,拥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这一天,杨明坤过早后,就准备到其他大队打听一下,看看有谁家需要建新房子的,看看能不能把建房工程给接下来。

不过,就在杨明坤把单车推出来,准备出门打听消息的时候,一个青年男子骑着单车来到了他家。

青年男子把单车停在杨明坤面前,客气的问道:“同志你好,请问这里是杨明坤同志家吗?”

杨明坤应道:“我就是杨明坤,请问同志你是谁啊?找我有什么事吗?”

青年男子笑道:“原来你就是杨明坤同志啊,我是洪山大队乔家湾的乔二河,听说杨同志你组建了一个施工队,我家打算建新房子,所以就过来问问你们施工队近期有没有时间,能不能接我这一单生意。”

原来是顾客上门,杨明坤当即把单车停好,笑容满面的招呼道:“原来是乔老板啊,我们施工队当然有时间,天气冷,你快进来喝杯热茶,建新房的事屋里聊。”

“好的。”

乔二河应了一声,停好单车后,就随杨明坤一起进屋。

进屋之后,杨明坤就喊道:“老婆,来客人了,快上茶。”

“来了!”

很快,杨夫人就端了两杯茶过来。

接下来,客套话略过不提,在喝了口茶后,两人便聊起了正事。

乔二河没有废话,直接从口袋里掏出联排别墅的设计图纸,递过去道:“杨同志,这就是我要建的新房子设计图,你先看看能不能接?”

杨明坤闻言心中有些惊讶,这农村人建房子,一般来说都是大概跟他们说一说需要建多少间房,每间房的面积大概多大,其他的就让他们这些泥水匠自由发挥了。

像乔二河这种带着房子设计图找上门的,杨明坤还是第一次见。

等接过房子设计图一看,杨明坤瞬间就瞪大了眼睛,他彻底被这个房子设计图给震惊到了。

在这个年代,杨明坤能成为包工头,那自然是懂得看房子设计图的,因此他第一时间就看出了这联排别墅的牛逼之处,他真的是万万没有想到,乔二河这个跟他一样的农村人,竟然会建如此奢侈精妙的房子。

光是粗略看上一眼房子设计图,杨明坤就知道这房子想要建起来,不仅费巨大,甚至需要大量的钢筋水泥,这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东西。

因此,杨明坤回过神后,就直言不讳的说道:“乔老板,你这新房子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只是我要事先跟你说清楚,这房子想要建起来需要用到大量的钢筋水泥,我可没有那个能力能帮你购买。”

乔二河笑道:“杨同志,所有建筑材料都不用你操心,我自己会解决,你只需要帮我把这房子建起来就行,不知道你和你的施工队能不能做到?”

杨明坤点头道:“当然能做到。”

这联排别墅只是结构精妙奢华,施工难度倒是不高,杨明坤乃是子承父业的泥水匠,在这一行拥有丰富的建筑经验,哪怕从来没有建过联排别墅,但有了这设计图纸,施工对于他们施工队来说还真没有太大难度。

“能建就好,那咱们就详细聊一聊工期与工钱吧!”

“好的,乔老板你先喝茶,容我估算一下。”

乔二河点了点头,便一边喝茶一边等待杨明坤的估算结果。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