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
张平安还以为白副主任在做样子,故意为难自己。
可后来当对方把帐本给他看之后,他才明白他们街道是真的穷啊。
非常规意义上的穷!
怪不得当初王主任为了找区里要点钱,能把管財政的大姐堵在澡堂子里呢。
张平安的话一出口,王主任当即便沉默了。
沉思了许久之后,开口说道:“平安,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有的话不妨直接说出来,就不要卖关子了。”
“嘿,生我者父母,知我者王姨也。”张平安拉过一把凳子,坐在了王主任的身边。
想从口袋里掏出蜂窝煤炉子的图纸,却发现已经给了姐夫。
无奈只能现场又画了一张。
“就是这种蜂窝煤炉子,它下面有个风口……
里面可以叠加三块四块蜂窝煤……每天换四块,可以保证火二十四小时不熄灭……
耐用和实用程度都比咱们现在使用的煤球好得多。”
“我在想现在是冬天正式运煤高峰期,咱们四九成天冷,到了三月份还需要取暖。
如果咱们街道成立一个生產蜂窝煤炉子和蜂窝煤的加工厂…
既能吸纳一部分的劳动力,增加就业岗位,又能將营收纳入咱们街道的帐户。
以后,財政上咱们就不会再像以前那么的被动。”
张平安將自己的设想说了出来。
有点意思啊!!!
王主任顿时来了兴趣,拉过白副主任一起研究。
白副主任看向张平安,问这蜂窝煤炉子是他自己想的吗?还是从哪里学到的?
张平安倒也没有抢功,只说是听一个邻居说的,邻居说发明这东西的,是他山东的一个老邻居。
“那你实践过了吗?这炉子真能像你说的那么管用吗?”白副主任又问。
“我已经让我姐夫帮我搞材料,顺利的话,今天中午就能把炉子做好。
主任您要是想眼见为实,下午我就把那炉子搬到办公室,咱们亲自试验一下。”张平安说道。
想了想,他又加了一句:“炉子得等晾乾了才能用,蜂窝煤也是。”
王主任和白副主任对视一眼之后齐刷刷的点头:
“不急,你先把炉子抱过来,咱们大家研究看看怎么回事。”
“行。”
说干就干,
经由王主任和白副主任同意之后,中午张平安抽空回了家一趟。
走到后院,就看到他姐夫已经把所需的东西都准备妥当。
炉子的外壳就是一个旧的,下面焊了四个脚的铁皮水桶,里头的內胆用的是陶土管子。
庄大志告诉张平安,这个陶土管子可费了大劲儿了。
他一开始想用水泥的,但是考虑到水泥管子遇高热会爆炸。
“陶土管子好找,但正好的尺寸不好弄,我在厂里寻摸很久,最后才从郭大撇子他们那儿,倒腾到了一个。”
除了这个,其他的东西倒是都简单。毕竟轧钢厂嘛,铁皮,铁棍都好弄。
庄大志在厂里已经把铁棍焊接成了炉篦,其他需要焊接和开孔的东西,也早已经弄好。
现在,他一边组装,一边指使张平安將和黄泥。
“其中一大半儿加水直接和,另外一小半,是用来封口的,要加入头髮,盐巴,还有这点水泥……”庄大志说著,递给张平安一个小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