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见李世民杀气腾腾模样,额头冷汗直流,心中吶喊,能不能別喊打喊杀,大家都是文明人。
以目前境况,李承乾至多想给这些世家松松筋骨而已,此时压根不存在任何覆灭世家的可能。往后当徐徐图之,逐步肢解,毕竟自己是要继承皇位的,而不是像两百年后的科举落榜生那般粗暴,直接起屠刀。
只能继续劝諫道:“陛下,高门世族如同已支撑天下多年柱子,哪怕已然腐朽不堪,但下一根柱子没有建造起来,不可轻易毁掉,否则天下大乱,黎民百姓何苦要再遭劫难?”
李世民一愣,心中自然明白,李家能夺天下和这些世族也是息息相关,现还需这些世家治世,世家需要在朝中拥有权力,相互利用罢了!只是李承乾能如此形象说出,著实让李世民倍感意外,不由重新审视起李承乾。
心中顿时对推迟李承乾的冠礼之事倍感愧疚,莫非朕做错了?
李世民沉吟片刻,目光中的杀气渐渐消散,脸上露出些许欣慰道:“承乾,你有此番见地,与朝中诸公不遑多让!此番见解,你从何处所得?”
李承乾有些惊醒,莫非自己表现过於优异,让李世民有所忌惮?李承乾內心嗤笑一声,瞬间掐灭这般想法,断无可能。
若是李世民晚年兴许有这般想法,去岁刚成就“天可汗”尊號,此时正俾睨天下。东宫势力如同提线木偶,不足为惧。
“李庶子奉旨修《齐书》,臣閒暇之余,亦有观之,偶有所得。可惜房公撰修《晋书》与魏公撰修《隋书》皆未成书,否则观之,受益必然良多!”
“仅观书便有所得?”
“臣不敢欺瞒陛下!”李承乾自然不能承认自己开了天眼,即便没开天眼,稍有阅歷,亦能了解其中规律。
李世民思索著李承乾言语真实性,见李承乾神情不似作偽。论断亦不似朝中诸臣嘴中皇帝与世家共治天下那一套。心中已然相信李承乾,自己二十未满便驰骋疆场,李家儿郎聪慧一些,那便是理所当然。
“以铜为鑑,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鑑,可以明得失!”李世民起身踱步,嘴上笑意差点难以遮掩,內心乐极,此子类我,此子类我!
李承乾不知李世民心中所想,只得恭维道:“陛下圣明!”
“承乾,近前来。你奏请,阿耶並无异议,不过观与寺均建,朕另择一处於你,濮王別院可以使人修缮一番,充当致知院。”
“今日建言,你上个榜子,让朝堂议一议!”
是时候让朝臣瞧瞧,李家的种就是牛!请夸天子圣明!
李承乾闻言大喜,忙活半天,总算有些收穫了,就是死抠死抠。不过脸上不露声色,恭敬叩拜道:“儿谢阿耶!”
“承乾,我欲让你十月加冠,以你见识,坐镇东宫,足矣!”李世民似乎下了某种决心,兴许李承乾今日表现已经大大超出自己预期。
李承乾並没有想像中欣然接受,因为不清楚李世民临时改意因为何故,更重要是自己此时並不愿加冠。长孙皇后健在,太子之位固若金汤,偶尔闯祸,至多也是训诫一番,毕竟未成年,加冠之后,虽权力有所增长,但在李世民这样帝王羽翼之下,聊胜於无,且犯错还得正式面对那些喷子,得不偿失,不如苟住发育。
加冠之后便要成婚纳妃生子,前年前身把持不住,去岁已不小心有了长子李象,过早泄了元阳,身子不亏才有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