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县令,这高炉的主体结构还在,里面耐火砖仍然可用,外面的缺损用软粘土补起来即可。只是这鼓风箱、风道都已损坏殆尽,需要重新修建。”
“最关键的是,这个高炉的高度不够,仅一丈有余,炉內温度低,怕是烧不出铁水,即使重启了,炼出来的主要以块炼铁为主,速度慢品质差。”
“张公可有解决之法?”
张修集摇了摇头,不是很確定地说道:
“如今之际,只能从鼓风入手。我听说北方那边有一种『水排』,可以利用水利鼓风,升高炉温。可是我们这边却从未见到过,自然无法使用。为今之计,只好採用笨方法了。”
“什么笨方法?”
“多加几个皮囊,多开几个风口,人力鼓风。”
秦淮听罢,知道这已经是这个时代最贴合实际的做法了,於是直接吩咐道:
“大伟,你就按照张公所说,儘快建好皮囊鼓风。不过,我只给你两座高炉,其余两座,暂时不要动。”
“秦县令,炼铁速度本来就已经很慢了,如果只启动两座高炉,会不会完不成任务?”
邱大伟担忧说道,他已经察觉,秦淮炼铁是要完成上面交办的差事。
“无妨,这几日,你在太平河上游寻一处流速快的地方,距离这里不要太远,建造一个简易水碓房。等路修好后,所有的矿石都搬去那里。”
“再去买一些耐火砖。”
这几项都需要不小的开支,秦淮还特意叮嘱不情不愿的陈册,让他把府里的绢帛都拿出来。
...
秦淮本来想待在大关指挥各项营建工作的,但是发现炼铁的现状不容乐观,还是回到了府中。
有些东西他要提前拿出来了。
和高历本商量了一些待处理的文书、案件,秦淮就闭门谢客了。
陈册看著秦淮闭关,只觉得自己的这个主子得了失心疯,自从他决定不跑路之后,不光府里的钱地差不多了,甚至一连多日都没有任何进项。
有些拿著钱帛、礼物上门的客人,他一概不见。
还有带著样貌秀丽的丫鬟登门的,也被拒之门外。
那小娘子的样子,他当时都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钱不要,人也不要,要不是看不出秦淮有什么身体异常,陈册都要给他这个阿郎请神驱鬼了。
就在陈册犹豫要不要上山拜佛时,两天后,秦淮终於『出关』了。
此时的秦淮,蓬头垢面,眼圈都是黑乎乎的。
陈册连忙打来清水,给他的阿郎梳洗了一番。
梳洗的过程中还不忘提醒秦淮:
“阿郎,我听说常州天寧寺,顶层新建了梵音阁,里面有一高钟,一敲传十里,余音绕樑久久不散,相传可以祛除任何邪祟。
我们要不要去听一听?”
“这等奇观,自然要去、要听。只是我听说拜佛心要诚,钱要足。我们等有钱了再去礼佛。”
陈册撇了撇嘴,不好再劝。
只是当看到秦淮交予他的硬黄纸上,勾勾画画如同鬼画符一般,他还是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去趟佛堂。
丹徒城郊。
秦淮二人站在门外看著院子里堆满的木材和工具,数道身影来回穿梭。
结实的榆木製作的宽大工作檯前,杨潜手中紧握著一把锋利的刻刀,眼神专注。
墙上掛著几幅草图,线条流畅,结构巧妙。
“杨匠,近来可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