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试製厅的途中,秦淮视察了一圈,水碓房、运输队、烧砖室、高炉,虽偶有懈怠之人,但总体忙忙碌碌,一刻不停。
只是毕竟有两百多人同时工作,略显嘈杂,观感上不是很好。
比如路上他就听到“这活不该我干”“都是光膀子的,凭啥你指挥我”的抱怨。
秦淮见此,略有所思,將杨潜呼喊过来,一同进入试製厅。
杨潜刚一走进去,就看到榆木桌子上的冷凝系统,虽然简易,但是这种带有科学试验性质的整套流程,还是让杨潜嘖嘖称奇。
面对杨潜这位具有顶级工程师思维的古代人,秦淮没有藏著掖著,也不怕杨潜理解不了,將酒精和水的沸点、汽化、冷凝一一作了讲解。
秦淮不怕自己掌握的知识被人学去,他现在孤家寡人,缺的就是帮手。
再说了,这个时代除了他,没有任何人经过系统性的科学教育,仅仅掌握一个环节,不会对他造成任何威胁。
能脱身忙些其他事,才是最重要的。
“秦县令,依您所说,那这蒸馏出的酒,岂不成了酒中之王,一杯就倒?那这酒不就可以卖出天价了吗?”
杨潜理解了秦淮的蒸馏技艺,直接化身商人,点出这酒精的珍贵之处。
秦淮笑笑,摇了摇头:
“这蒸馏出的酒以酒精为主,里面让酒变香、变好喝的东西也一併蒸馏出去了,所以,不会有人喜欢喝这种酒的。”
好酒的標誌首先是好喝,这需要发酵中產生的上百种微量元素共同作用,才有酒的风味,而不仅仅是度数高低。
比如玉液中蕴含的己酸乙酯,有菠萝和葡萄酒似的香气,但是沸点是168度,一旦蒸馏,就跟水一起倒掉了。
酒自然也就没了酒味。
“既然无法饮用,那我们为何要蒸馏清酒?”
“我想做个尝试,此事,等以后再说。”
秦淮没有提出医用用途,否则又要讲解一堆,他继续补充道:
“杨匠,你先按照我刚刚教的方法,把这五斤玉液酒蒸馏三次。”
“另外五斤琼浆酒,需要蒸馏四次。”
“等蒸馏好之后,如果確有妙用,我再与你详谈。”
...
独留杨潜一人留在试製厅,秦淮简单用过午饭,便走出了大关。
他要去的地方,是丹徒最大的成衣坊。
这个成衣坊原先属於织坊,只不过以前的秦淮为了贪占百亩土地,直接將其售卖牙商,现在已经是民雇坊了。
“呦,秦县令,您怎么今天有空过来了?可是要做袍服?”
虽然官服按规定是由朝廷统一发放,但是经常拖欠延期,尤其是非长安任职的官员,所以成衣坊也就逾矩揽下了这个业务,也无人追究。
秦淮看著浓眉细眼的成衣坊商人刘奇,笑道:
“刘奇,今日来,不是给我自己做衣服的,而是要许你一桩大勾当。”
刘奇闻言,眼睛一亮,连忙倒好茶:
“哦?什么勾当?”
“四百套成衣,大不大?”
刘奇听到这个数字,眼睛愈发明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