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章 胶囊  大唐:我一个贪官懂点科学怎么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竇易直。

秦淮终於想起,就是这个人,在史书上,接任了李翛的职位。

他脑海中思绪纷呈,脸上装作无事发生的样子,好奇问道:

“其他人我多少都听过一些,这个竇易直是什么人?还望长史解惑。”

识人断人是幕僚的基本功,这难不倒张坚,他隨口便说出了竇易直的家世、成长经歷。

竇家世代为官,竇易直举明经进士,为秘书省校书郎,再以判入等,歷任御史中丞、给事中、京兆尹。

“这是標准的仕途路线。”

就看这为官经歷,竇易直绝对属於那种身边有高人、身后有贵人正经培养的储备官。

就是运气差了点,在任职京兆尹时,因所属万年县尉韩晤奸赃事发,竇易直下令让曹官韦正晤巡查,查出得赃三十万。

本来是一件小事,可是不知怎么入了圣人的眼,圣人让重查,结果查出贪赃三百万。

也因此,竇易直被贬金州刺史,又累迁至现在的宣州刺史。

宣州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紧邻浙西道的中心大城市,离润州也不过四百里,风土人情极为相似。

从靠近长安的金州,累迁到江南上州,这也是经典的官场保护动作,既能远离朝局,也可占据重要地方的岗位,累积戍边功劳。

一旦有合適的位置,即刻起復。

“怎么,你对此人有所怀疑?”李翛倏地问道。

“那倒不是,只是好奇。”秦淮还没梳理清楚,此刻不宜言明心中所想。

“对於列出来的这些人,你觉得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秦淮摇了摇头:

“人数还是有点多,可否劳烦长史將这些人出身、经歷、关係网详细列出,待仔细深究之后再议。”

李翛略有失望,不过秦淮言之在理,他也不好再催什么。

三人就著这个名单又胡侃了一个时辰,因为里面流传於后世的知名诗人甚多,秦淮倒是提供了不少新奇的视角,再次让李翛二人眼前一亮。

...

秦淮告辞后,正在犹豫是回县衙还是大关,遥遥看见路上两人行色匆匆直奔他而来。

竟然是杨潜和陈家村族长陈墨许。

“你们怎么来了?”秦淮见二人满脸焦急之色,一阵不好的预感生起。

“秦公,请您赶紧回去看看吧,陈启小郎君怕是不行了。”

“陈启?”秦淮想起来了,就是他第二次去大关的时候,送他烤米饼吃的那个小男孩,才七八岁,甚是可爱俊俏,已然成了大关炼铁场眾人的『小活宝』。

“小启怎么了?”秦淮一边询问,一边吩咐眾人弃车驾马,让杨潜跟他一同返回。

“得了重病,眼瞅著就不行了。”杨潜嘆了一口气,他对这个机灵的小孩子很有好感,经常做一些小玩具给他。

“什么时候犯的病?怎么昨天吃饭的时候,不见你们提起?”秦淮有些怒意。

“大约六七天了,药石一直在吃,没什么用,反而越发地厉害,前天他们就去了棲霞寺求庇佑,今早才得回。”

又是封建迷信这一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