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 何谓北影  逆流1981:从北影译制组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张桂兰明显没较真,可以这么说,这年头几乎没有一味埋头专攻译製的导演和演员。

比如之前聊过的凌子风和张錚,再到柳小培、潘耀华等人,乃至张桂兰自己,她在大名鼎鼎的《红日》里有参演,海报至今还贴在上影。

这时候人手不够,都是一个人当几个人来用,工作讲究的是效率和速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相比於上面这几位,杨河平的资歷得往后排。

但他也不简单,后面做了中影译製中心的办公室主任,九十年代的时候在与香港方面的电影合作上堪称活跃。

二零一几年,唐国强主演的那部《万历首辅张居正》也是他拍的。

杨河平领著其他几位同志先回译製组,张桂兰要回一趟宿舍,正好捎上许朝办理住宿。

北影厂宿舍区绕了新街口外大街和北三环中路一圈,一部分是五十、六十年代左右的苏联式红砖楼,拢共五层高;

另一部分是典型的筒子楼,走廊连串著单间在一起,共用水房和卫生间;

还有一部分是带小院儿的老bj平房,这种平房一般给厂里的老职工分配,方便生活起居,不用费腿脚上下楼。

张桂兰领著许朝朝苏式红砖房走,说道:“咱们译製组住这片儿,紧挨著的筒子楼那边住的多是演员,刘小庆和张金玲、李秀明她们前几年住里面,去年小庆打了个报告,说女同志们早起倒尿壶不方便,想换个地方,就搬到咱们这儿来了。”

这栋苏式红砖楼没能活到千禧年,九十年代由於住房改革,这片儿红砖楼全部改造,刘小庆和谢铁驪,以及霸王別姬製作组等人都在这合过影。

“女同志们住二楼,咱们译製组为了方便交流,统一住在三楼,四楼五楼住的大多是编剧。”

红砖楼门口,一五十左右的大爷坐在一条小板凳上抽一包大门前,张桂兰先行打了个招呼。

“老蒋,给新同志办个住宿。”

“哟,有新同志,从哪个文工团借调来的?”

“不是文工团来的,这是许朝,我从南京带来的,以后就是咱们译製组的一员。”

老蒋神色乐呵,同许朝握了握手,转头对张桂兰说道:“这不当演员,可惜了了吧?不过你们译製组待遇好,比他们拍戏强不少。”

打好招呼,张桂兰先上了楼,老蒋领著许朝进门卫房拿钥匙,顺带登记个人信息。

“晚上起夜不?”

许朝道:“老蒋同志,办理住宿还要调查身体情况?”

老蒋更乐了:“你要是起夜,我就安排你挨著水房住,不然只剩下楼梯口的房间了。”

“那就楼梯口的。”

“咱们这儿比筒子楼清净,他们干编剧导演的夜里睡不著觉,都会到水房交流意见,前几年陈怀皑拍个什么戏曲片儿,水房里烟雾繚绕的,就没安寧过。”

陈怀皑就是陈大导的老爹,这位是真正的电影人,网传《霸王別姬》实际上是他拍的,有一定的道理。

老蒋刚拿出钥匙,楼梯一阵噔噔噔的响。

刘小庆风风火火地从楼上下来,脚上一双女士皮鞋,白色带的红都牌儿衬衫,留著齐耳短髮,精气神足的要命。

“老蒋,她们都去小礼堂看內参片了?哎,这位新同志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