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琴高娃五官上和倪萍有点像,俩人年轻时都是鹅蛋脸,但前者脸盘子更丰润。
几位都是老熟人了,斯琴高娃和咱新同志许朝打了招呼,便说:
“不仅这本书我看过,这作者本人我也见过呢。”
《人生》今年刚出版,还没能引起多大轰动,忙於拍戏的北影厂演员们大多不知道这事。
陈佩斯道:“虽没听说过这號人物,但作家总归是作家。欸,他本人啥样?”
斯琴高娃放下饭盘子,一手拿著筷子说道:“那位同志挺有书卷气,前两年我在长春电影厂借调到八一厂,拍归心似箭嘛,李导领著我们去陕西取景,那时候剧组和陕西文学有交流,大伙打了个照面。”
周里京点了点头:“文影不分家,而且现在文学上都讲寻根。”
说到这,周里京顿了顿,明显很有些好奇地看向许朝:“你说那本书里有个角色適合我,什么角色?”
许朝道:“一个农村青年,为了进城勤奋刻苦,后来成了教师,一生跌宕起伏的。”
斯琴高娃是老红军家庭,从小就受文化培养,对文学方面本就热衷,这时立即反应了过来:“啊,你说高加林吧!”
她停了停,上下打量了一圈周里京,很是赞同地对许朝说道:“还真是,刚才我看周里京试镜,就觉得他不太像祥子。”
这话容易得罪人,周里京知道斯琴高娃的脾气,自然不和女同志计较:“我不知道这个高加林是谁,但只要是个正面人物,再有点儿內涵,加点深度,我就喜欢。”
周里京说出了七八十年代大部分演员的心声,就是想演正面形象,最好再复杂点,能深刻点的,值得报纸报导的角色。
所以陈佩斯是另类,从《瞧著一家子》开始,他就出演小人物,而且角色缺点多,容易被塑造成反派。
这类角色考究演技,且吃力不討好,红不起来,组织也不青睞。
斯琴高娃抿了口绿豆汤,又想起什么似的:“你们看过近期上映的那部《幽谷恋歌》没有?”
幽谷不是北影厂摄製的,演员也是新人,陈宝国林芳冰,陈宝国比林芳冰出道早,中戏毕业的,但这几年他致力於演出戏剧,去年才接触电影。
北影厂里没什么关於这部片子的討论,周里京便问:“这部片子怎么了?我还没看。”
斯琴高娃捂著嘴笑:“你们去看看就知道了,我不好说。”
当事人许朝秒懂,嗯,橘势大好唄。
吃了饭,许朝往邮政局溜达一圈,给武林编辑部寄了封信,大致讲他搬到了bj,地址变了,后续的稿件也写了不少,同意千字8元的稿酬。
许朝继续回房奋笔疾书,为武侠大业添砖加瓦。
约莫大半个小时,楼下忽然响起音乐,像是萨克斯吹的协奏曲。
许朝站在走廊的阳台上看热闹,楼下三三两两围了不少人,人群中间一男一女跳交际舞。
北影厂不愧是先驱文化的交流地,换作別的单位,早被打成资本主义尾大不掉了。
“楼下跳舞的女同志是张金玲,男的是郭凯敏。”
郭凯敏拍了庐山恋后,一度很有人缘。
许朝见是张桂兰,道:“桂兰姐。”
“咱有任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