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没想到我这一受伤,还能得到大伙的服务,太荣幸了。”
剧组成员齐聚在刘小庆房间,送零嘴的送零嘴,送关怀的送关怀,许朝给人弄来一小瓶鲜,外加几盒中药正骨贴。
“嘿,还是许朝同志有心,这不送到女同志心坎上了!”
周围的人一阵起鬨,但起鬨归起鬨,许朝对咱小庆姐真没非分之想,全是敬佩之心。
刘小庆很是大方地接过鲜,低头嗅了嗅,高兴摆放在床头柜边上:“你们这伙人大是不正经,男女同志之间就不能有纯洁的友谊吗,太狭隘了!”
这时候刘小庆的感情史也挺丰富,许朝知道,在北影厂有点资歷的演员职工也多少耳闻过,但大伙心照不宣地没多说。
寒暄了一阵,许朝和张导走到招待所院子里。
“大夫怎么说?”
张华讯嘆气,愁眉不展的:“从三米高的台子上跳下来,膝盖严重损伤,医生说最少休养一个月,这还是恢復好的情况,若是恢復状况不佳,三四个月都有可能。”
“伤筋动骨一百天,老祖宗诚不欺我。”
张华讯瞥了眼许朝,好像在说这时候你还笑得出来?
许朝很能理解咱张导的心情。
不说全部吧,大佛剧本三分之二的剧情重担都压在刘小庆身上,若是换成北影厂有资歷的老导演,指不定就把女主角换了。
张华讯铁定是不会把刘小庆换了的。
能和小庆姐比名气的有几个,张金玲?李秀云?还是刚因为庐山恋大火的张瑜?就是名气方面差不了太多,能像刘小庆一样吃苦么?
早上五点起来练功,上午背台词,下午学川剧变脸,同辈女演员里真没几个人能干。
再者说了,刘小庆为剧组出力不少,从个人情感角度出发,张华讯也说不出换人这话。
张华讯抽了根烟,更显得愁云惨澹:“我在乐山认识一位针灸大师,打算请人过来给小庆看看,爭取能儘早康復。”
许朝道:“应该的,人小庆姐帮了咱剧组挺多忙的,又敬业,也没因为咱们是个武侠电影嫌弃什么。”
张华讯点了点头,又道:“这几天先把没有小庆的戏份拍了,咱们再研究研究道具设计,哦,对了,上次咱们不是说搞一点情报站元素,我像当地文旅局申请借了台机器,是以前干地下工作专用的电子发报机……”
武林跟隨剧组採访的编辑是后两天到的,这人叫陈振仪,曾经在《广东文艺》干过,四十多岁,对通俗文学是由衷喜爱。
陈编辑不怎么出名,但几年后干过的一件事却很出名。
大概是1987年,他开创了一个“气功与健康”板块,结果引发了全民气功热。
气功这词大伙一听都懂,有好有坏,坏处更多,因为咱国內什么什么功不就是以气功两字为噱头,后来引领一批老头老太太发展成x教了吗。
陈编辑到的时候,许朝正在演和海能法师的对手戏。
他的镜头感很足,而且没有经过文工团的培训,完全没有话剧式演戏风格的刻意痕跡,很適合出演一些通俗人物。
当然,作为许朝的第一部戏,他还是有挺多瑕疵需要矫正,这点张华讯表现的很耐心,两人在聊剧本的时候也常常碰撞出新的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