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章 她打破行业默认惯例  女钳工[六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翌日。

林巧枝从侧门走进交流会现场, 这间红旗厂自用的礼堂已经显得有些拥挤了。

来自各地的机械制造同行,各个厂带队的领导,还有红旗厂的主持人员, 甚至还有些红旗厂本厂自己的高工带学生来凑热闹,以至于将本还算宽敞礼堂挤得有点像公交车了。

主席台上, 事先准备好的话筒, 从电影院借来的电影放映设备,正有人在调试。

以免等会儿使用的时候出错。

而台下。

人头攒动,这并不是因为林巧枝名气大地位高,或是别的,而是大型模具分体研制方案, 确实受众非常广。

除了第一重型机器厂、汽车厂这种显而易见对大型模具技术需求迫切的。

像是钢铁行业,他们的高炉、轧机等设备都需要使用大型铸件模具。

又或是三线建设的军工单位,他们常常面临着高强度的技术封锁,比红旗厂这种民用机械突破起来, 更是难上加难。

即使是江南造船厂,也不完全是为了万吨水压机而来, 在船舶制造业, 分体技术对船体组装的灵活性和精度,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吨重模具首次分体研制的突破,放在任何一个制造厂,都是不能忽视的存在。

“只有10吨的天车,就敢想20吨的模具,还是年轻人胆子大,有闯劲。”早早来到前排落座的王国伟往椅子后靠了靠, 作为第一重型机器厂这么强势的单位,在今天这个场子里, 他们也算是相当有资历有战绩的。

“要不怎么说年轻气盛呢?”旁边几个单位带队领导都笑了。

也有昨天被温东鸣“客气”到的人,此刻面皮跳动地笑笑:“温东鸣那家伙得意的样子,弄不好,她就是红旗厂未来的接班人。”

“这还年轻吧?”

“那可不一定,你瞧温东鸣那嘴脸,指不定哪天他这宝贝疙瘩苗就被直接连根挖走,叫他嘚瑟!”

这话一出,周围几人都笑出了声:

“我看是你眼馋,想捞到自家碗里吧。”

“我看过她做的那个20吨模具成品,细节和设计真的牛,这年轻人不简单的。”

时间很快到了八点半。

林巧枝平心静气地往主席台上走,一边在桌上摆开她准备的分享稿,一边试了试话筒。

看着这满交流会会场的人,她心里倏然有种非常不同的感觉。

这里就座的男女比例大得惊人。

但她闯进来了。

门口。

受邀来做采访的记者,在交流会正式开始前,要离开了。

几名记者里,钟晴在踏上台阶,准备出门时,不知怎么的,忽然回头看了一眼。

只这一看。

她就下意识抬起胸口的黑色海鸥牌照相机,对准林巧枝站着的主席台,拍摄了一张能覆盖全场背影的照片。

“咔嚓——”

她拍完地一瞬间,报社人的职业素养,就让她脑海里就浮现“工业殿堂”“人类群星闪耀”等振奋人心字眼。

而她所期待的那位勇敢女孩、真的如冉冉升起的朝阳,此刻尤为光亮。

大门缓缓合上。

林巧枝在准备好后,走到旁边,朝台下微微鞠躬示意,然后开始了正式的技术分享:“各位前辈、各位高工、各位工业战线的同志们早上好。”

“我是林巧枝,今天代表红旗厂,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前不久完成的20吨大型模具制作经验,我们称它为‘大型模具分体研制技术’,而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就是针对这一技术的个人经验和想法。”

说到这里,放映电影设备的老式幕布上,出现了20吨重模具最后完全合体的照片,还有一件件合体之前拆分的所有模具的照片。

这种内部资料,通常是不会对外公开的,之前大家自然也都没见过,更不知道大型模具内里细节。

故而,林巧枝把这照片放出来,直接就牢牢的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台上讲课,有时候是需要技巧,才能吸引得了大家注意力的,但有些人讲课,只需要有足够硬的技术。

怎么拆分的?

怎么克服松动的风险?

怎么突破那么多行业认知的?

别人都一整块做,你一个人把整块模具拆开做,这就是打破行业默认惯例了。

迎着台下大量灼热的目光,准备多日的林巧枝不慌不忙地继续做陈述:“咱们从苏联援建时期引入的技术书籍,包括苏联经验,都强调‘整体结构刚性最优’,认为分体接缝必然成为应力集中点。”

林巧枝的展示做得比较直接,多是简单直接的图片,照片。

她列举出四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