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方……把搬上来的资料, 又搬下去了?
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
好家伙,谁也没有想到谈判桌上居然能发生这种事!
中方都看得目瞪口呆。
咱也还没开始谈吧,难道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吗, 除了介绍了一下新加入的谈判成员之外,但……也不至于吧?
“林工, 你这是干了什么特殊的事吗?”中方谈判代表实在是想不明白, 压低声音询问。
不至于打出阴影了吧?
林巧枝沉默片刻,努力回忆,也没觉得自己有什么做得太过分的地方。
“也没有吧……都是正常谈判。”
难道只许技术强的一方掌握谈判优势,压住技术差的一方?谈判不都是双方的吗?不许中国谈判团队压住外方?
综合采煤机组的谈判团队们,都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只能露出礼貌的微笑。
这就好像想借一把刀来宰牛,结果借来了之后,发现这把刀好像从冷兵器,升级成热武器了, 还是炮级的,那作为屠夫, 此刻该如何是好呢?
牛总是要宰来吃肉的啊!
杀是要杀, 但不能肉给轰没了,对吧?
这场谈判对综合采煤机组来说,算是很顺利了,因为对方的攻击性大跌,谈判切磋起来是真的“友好”了。
但对林巧枝来说,就有些无趣了。
没点真东西!
明明是技术谈判,但对方竟然不拿技术资料来谈, 给的数据都很谨慎,稍微质疑就提出签订保障协议。
虽然保障的数据标准也不是很高就是了。
林巧枝:???
这还是她认知的谈判吗?跳恰恰舞都没这么有来有回的美好节奏。
看着都非常有劲儿, 想要把对方跳死的感觉,但你进我退,你退我进,愣是有种和谐美。
林巧枝真是看得一愣一愣的,毕竟连她都能看懂的谈判切磋,能是什么好的?
这个情况。
在谈判结束的第一时间,就被汇报上去了。
进口设备领导小组听到汇报,也是目瞪口呆,不敢相信的样子。
这这这这也行吗!
连亲手布置引导这些的霍凯康都有点怀疑人生:“不对啊,他们怎么会这么做!”
尽管林巧枝好像是厉害了一点,但他回忆了一下。
……也不至于吧。
但事情就是发生了。
当然要弄清楚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把林巧枝从武兴钢铁项目里借出来,偷点时间打游击,本来就是仓促之间私下里进行的,时间上有些紧凑。
这次专门深入去查,终于发现了一点端倪。
——人在悲愤的情况下,其实是会夸大自己的遭遇的。
这很常见,即便是生活中的一些小矛盾,听矛盾双方表述,都有可能天差地别。一般是,下意识的放大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对方有道理的地方。
因为陷入情绪中的时候,脑子是会欺骗自己的。
在极端的难以置信、委屈、压力之下,自己所承受的痛苦,会被脑子放大。
于是乎,在各个被游击战打过的谈判团队口中,描述出的“林巧枝”
似乎和进口设备领导小组收到的各个项目组提交上来的资料和事实,很不一样?
林巧枝自己的描述:认真工作。
中方谈判团队的描述:通过抓住技术细节,步步蚕食对方优势,逐渐占据谈判主动权。
对面传言:魔鬼!
并且这个说法,有种踩踏式下跌的恐慌。
每当有谈判队伍被压力迫使让步,本身就难以接受了,为了不至于脸面太过难看,都会对来询问的人义愤填膺地愤慨道:“她太可怕了,你最好祈祷永远不要在谈判桌上遇到她!!”
绝望地抱头,一副你遇到了就明白了的表情。
要是两个同样被打击过的谈判团队遇到,一起吐槽的话,威力就更大了。
是吧!!你也是这样感觉的!!
两个人一起骂一个人的话,气头上来了,威力是很大的。
传闻在这些国家之间传来传去。
又有许多被“燎原”行动耽搁了收割后续服务费的企业,原本都收到中方的询价了,后来又突然没了消息,都忿忿的参与进来。
人被群体裹挟时,声音都是巨大的声势洪流。
这么大的声势。
当然瞒不过刘副司令。
听到走漏的风声,当即就杀过来了!!
“好你个戚岳,跟我玩暗渡陈仓这一招。”
是说怎么不对劲。
每次打听的结果,都是,“武兴钢厂谈判局势一片大好。”
但是再问进度,还要多久,结果又是和原本正常时间差不多。
哪有这种道理?
打仗形势一片大好,但还是要很长时间才能攻占下那个山头?
狗屁不通!
戚岳也是夹在两边,感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进口设备领导小组这边,要他“再拖延拖延,拖字诀你不会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