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承儿还要拉着元娘说小话,小娘子凑一块说话总是没顾忌的。
元娘突然扯了扯她的袖子,也不肯接话,眼睛直挺挺的盯着垂花门的方向,徐承儿又不傻,自然察觉到不对。
她当即住嘴,侧身回望,却见俞明德走了出来,他只比元娘大一些,却沉静如玉璧,很有少年的清润。
若不是非要把他与姿容极绝的人做比较,放在常人里头,当真是能一眼瞥见的好看。他生得极为清秀白皙,并非女相的那种,而是明明男相,却仍有那种如雪化水的冷澈白净。
他身上的气质亦是如此,不似同龄人聒噪,不见读书人迂腐。略有些寡言,却不会失了礼数,言行举止亦算循规蹈矩。
他似乎也没想到元娘她们会在这,神色略微错愕,但很快如常,轻轻一揖,“惊扰了。”
元娘和徐承儿也连忙轻轻屈膝还礼,“岂会。”
俞明德接着道:“我出来时,姑母正喊人寻陈小娘子,虽不知是何事。”
窦家阿嫂寻她?
元娘和徐承儿对望一眼,眼里皆看到了迷茫,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即便如此,元娘还是上前对着俞明德轻轻一福,“多谢告知,我这便进去。”
本来窦家人寻上门的时候,就说是有事,她想也不应当只是喊她们来一块做见证,现下叫去,应该就是那所谓的有事了。何况阿奶她们也都一道来了,纵使是天塌了,也不必怕。
元娘才走到堂屋附近,就被寻她的窦家阿嫂匆匆上前执起了双手,“好元娘,我正预备去寻你呢,来,跟阿嫂进去,昨日的事幸得有你……”
元娘进去的时候,李家的族老宗亲已经走了,被关在柴房的李大郎一家也被带走,想来和离之事已经有了结果。
恶心人的烂摊子处理好了,自然要回过头去谢昨日襄助的人。
昨日若非元娘带着徐家夫妇赶来寻她们,窦家人定是来不及搬救兵喊人的,事情也不会占据先机,而若非王婆婆和陈括苍喊着火救人,乱了情势,李大郎一家恐怕已经把窦家阿姐给绑走了,再见时窦家人只怕要被蒙在鼓里,只见一具尸首,到那时,什么话不还是由着李家人说。
细究起来,是元娘一家救了窦家阿姐的命。
窦家老员外见到元娘一家齐了,徐家夫妇也在,他从折背样站起来,一把年纪,也是将将知天命的岁数,却走到陈、徐两家人跟前,双手交叠,向后退了一步,折腰一拜,接着掀开下裳摆,竟是要跪下。
徐家大郎即刻去拦,急道:“万万使不得!”
“您这是要折煞我们啊。”
王婆婆也跟着道:“窦公何必行此大礼?”
岑娘子附和劝了句,“有事不妨坐下商议。”
后面的元娘和徐承儿都是不敢开口的,这样的*场面话轮不到小孩子来说。
一群人轮番劝,才勉强叫窦老员外没有跪下去。
可他转头就让人把窦家阿姐请了出来。
在三及第巷,窦家算是顶顶殷实的人家,否则人家也不能称窦家老爷子为员外,他们家宅院最大,还有三家铺面、一些田地之类的恒产,因而下人也比邻里们多。
窦家阿姐原本的婢女阿鱼忠心护主,身上都是伤,窦老员外直接让她养伤不必做活,现下照顾她的是窦家阿嫂的婢女。好在本就有一个婢女是专门伺候珠姐儿的,窦家阿嫂拨一个婢女给小姑子倒也不为难。
窦家阿姐的身形比从前见到的要消瘦多了,但回到窦家的她,被重新拾掇过了,头发不再是凌乱打结的,被精心梳齐整,戴的是形制老气一些的喜蛛赤金簪,和两个金坠子,这不像是她往日的穿戴,想来是窦家阿嫂临时从自己的妆奁里翻出来的。
她身上的单衣也都换了,穿着绒蓝蝙蝠云纹夹袄,下着驼色绸裙与绫白裤儿,怕她瘦弱扛不住冷,还披了件大氅。那大氅皮毛厚重,颜色深沉,想来是压箱底的好物,是冬日极为严寒的时候才寻出来的,足见她身体亏损得有多厉害。
她一出来,窦老员外便让她跪下,旁人想拦,他是怎么都不肯,态度强硬。
“你们是她的救命恩人,便如再造父母,天地君亲师,她跪的应当!”
窦家阿姐自然是情愿跪的,结结实实跪地行大礼,双手伏地,额头触碰手背,“救命之恩,没齿难忘!”
王婆婆是几人里年纪最大的,又同为女子,她亲手将窦家阿姐扶了起来,宽慰道:“这样的不平事,任谁见到了都会管的,你虽遇到了那畜生,可来日方长,你年纪尚轻,总能有盼头。”
旁人说这话兴许是苍白无力的,可王婆婆历经波折,说出口是掷地有声,叫人莫名信服。
窦家阿姐看着温顺娴雅,骨子里却是个有心气的,藏着韧劲的,否则换成一般人遇上那样恶狼似的夫家早被磋磨得心如死灰,说不准在李家大郎带着狐朋狗友想来看娇养的富户女儿,是如何貌美肤白,能否与甜水巷的女子一较高下的时候,就寻死了。
但她先是拼死抵抗,后又假意和好,伺机逃了。
她自然是想活的。
她对着王婆婆屈膝万福,身姿娉婷,不坠涵养,“我这条命,是您和诸位辛苦救回来的,又有父亲与兄嫂费尽心思,与李家百般周旋,二娘若不珍惜,岂非有愧如此深厚的福泽?”
“我窦二娘能从李家这样的虎狼窝逃脱,已是得天之幸。王婆婆,我知您的担忧,但我绝不会轻生寻死。”
难道有这样通透的心性,王婆婆免不得高看一眼,她扶着窦二娘,拍了拍肩,赞道:“好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