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章 休想哦。  香江小警花继承豪门幼崽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杨教授将相框放回原处:“我记得是明德精神康复中心,也许已经退休。”

“其实我很早就感觉到,明远某些观点过于执拗。”

“比如在研究犯罪心理学中的惩罚机制时,他认为对某些恶性犯罪者的改造根本就是徒劳。他的主张,会更加极端。从医学伦理的角度,这确实违反了基本原则。”

“但当时他还有些年轻气盛,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学术探讨本来就应该包容更多不同的声音。”

杨教授像是在说服自己,重复道:“是太年轻了……你无法说他就是有问题,也不希望——”

他放下茶杯:“不希望他真有什么问题。”

“只是他的研究,确实有激进的部分。”

当被问及有关于“周二”对于许明远的特殊意义时,杨教授思索良久,摇了摇头。

“这个我倒是不太清楚。”

杨教授既为得意门生骄傲,又为他的偏激倾向感到不安。

直到有关于许明远的话题结束,这位导师的眉心才微微舒展。

他转而问起程星朗的近况。

“星朗最近怎么样了?”

“工作都还顺利吧……”

这些家常问候飘过耳畔时,盛放小朋友已经开始东张西望。

要说办公室,这间更大,能放得下两张很长的沙发,茶几还能当他的玩具桌。

相比之下,程医生的办公室和兆麟的办公室又略显逊色了。

盛放小朋友的思路在此刻打开。

不知道总督察的办公室有多大?晴仔要再接再厉啊!

……

推开心理系杨教授的办公室门,三个人的脚步声在走廊上发出沉闷声响。

走出一段距离后,祝晴问:“你们很熟吗?”

“杨教授认识我父母。”

程星朗笑着:“杨教授曾经常来我家做客。”

他的声音里,带着悠远的怀念,语调的尾音微微上扬,嘴角笑意温暖。

这是是字面意义上的,看着他长大。

盛放小朋友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那双圆溜溜的眼睛都会扫视四周。

此时他正踮着脚,好奇地打量走廊两侧悬挂的肖像,祝晴的目光在肖像旁文字上停留,这是对港大历任校长的介绍。

穿过连廊,外甥女注意到,盛放小朋友频频回头。

难道三岁小孩也被这座学府浓重的学术氛围感染吗?其实在原剧情中,这里也是小反派的母校。只不过现在,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向,盛放心中的理想被无限放大,一心向往着警校,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光荣的警察。

他们沿着旋转楼梯往下走,经过一条名为“医者仁心”的医学长廊。

长廊的玻璃展墙被校工擦拭得一尘不染,祝晴放慢脚步。

这是校方为缅怀近年逝世的医学界人士特设的展板。

祝晴的视线掠过神经外科荣誉教授的照片,停留片刻,忽地转头。

“是不是有点像?我父亲。”他的语气随意,微微抬起眉,笑道,“就是没我帅气。”

在来的路上,祝晴听程星朗提及他曾接受许明远的催眠。

但是,催眠并没有成功。她不知道许明远是否曾挑选过男性患者作为自己的猎物,但很显然,程医生绝不可能入选。不管曾经背负着怎样的伤痛,程星朗都是向上的,有力量的,始终向着阳光生长。

祝晴垂下眼帘,想起自己抽屉里那张发黄的港报。

在半山豪宅落成的典礼上,盛家的全家福里,有她父母的合照。当时,报纸必须作为证物被档案室封存,她便在旧货市场寻找,找到那个年份、那一天的报纸,将它买下来。也是因为这样,在寻找程家那起凶杀案的旧时报道时,祝晴才轻车熟路,直接前往黄记报刊摊。

祝晴见过盛佩蓉的样子,她仍昏迷,但至少还活着。

她可以触及母亲苍白却温热的手,在母亲身旁念着那些绕口、枯燥的财经新闻。

然而父亲……

祝晴只能通过港报上那张模糊的照片,拼凑与他有关的形象。

那是一位深爱女儿的父亲,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仍在寻找孩子的下落。

如今他的孩子终于回家,父女俩却天人永隔。

很遗憾,晚了很多年,他们一家人无法团圆。

祝晴沉默着,放放小朋友也出奇地安静。

他还太小了,即便知道“死亡”这个词代表着什么,但并不真正了解它的真正意义。

也许有一天,盛放长大成人,他会对着父母留下的照片发呆,反复回想爹地妈咪还在世时给自己带来的记忆。

但现在,他仍旧懵懵懂懂,只知道晴仔突然变得很难过,而自己的肚子饿得咕咕叫。

“晴仔。”盛放拽了拽祝晴的衣角,小奶音软软糯糯的。

“走吧,我们去吃饭。”

他们在港大食堂吃了午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