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叔,我们就是被这个限制住了,以为日本的方法就是最先进的。”崔慧仪转过身来,对岳宝华说,“就凭宁宁尝一下就能知道里面是什么调料,我就信她懂行。”
“宁宁啊!你爷爷刚才说,你回港城后想读书?”
这个声音很突兀,是一直没说话的崔二太发出的。“宁宁”这个称呼也很突兀,他们都没说过几句话,话题也转得突兀,刚才大家还在讲调料,她却说起这个。
岳宁一脸懵地看着她,二太说:“我在想,内地这几年情况不太好,而且内地和港城差距巨大。港城有中文中学和英文中学,听你爷爷说你会繁体字,那就好办。我回港之后,就帮你联系崇真中学,你崔世伯一直资助这家中学,是里面的校董。”
她这一番话,别说岳宁懵了,就连岳宝华也懵了。
刚才他们在楼下聊天,乔启明问他寻回了宁宁有什么打算。他因为听见宁宁和乔君贤在谈论念书、上大学的事,就想着自己先帮宁宁把学校跑好再说。于是略带骄傲地提了一句,得到了乔老板的一阵夸赞,说孩子有志向。这个二太太怎么就突然说这话了呢?
这位二太莫名其妙的热情让岳宝华心生警惕,他对这位二太印象很不好。这位二太刚开始还在宝华楼做过勤杂工,他看她模样不错,就让她去包房服务。服务了没多久,她就跟客人有了不当接触。因为她也是从粤城来的,自己还劝过她几句。好了没几天,她又故态复萌,没多久就离开了宝华楼。再次得知这位的消息,是她靠着给崔老板生了个儿子,成了崔二太。
辉煌现在的问题,根本不是崔老板的大女儿崔慧文生了孩子,没精力管理酒楼,而是这个二太仗着有儿子,步步紧逼,想要参与公司管理。那位大小姐刚好生孩子,生完孩子就借口要带孩子,甩手不干了。
“崇真中学?”崔慧仪讥讽地笑了,“婉姨?你开什么玩笑,那所中学,每年能考上港大和港中文的有几个?一大半人也就申请个副学士。你让宁宁去上这所中学?”
二太太转过身来,温言善语地说:“二小姐,你不知道大陆和港城学校的差距。崇真虽然不是很好,但不是咱们家资助的吗?”
她又看向岳宁:“我知道宁宁聪明,宁宁先进去适应,然后我再安排老师给她补习。一步一步来就好。”
崔慧仪不能替岳宁拒绝,毕竟她去海外留学,对本港的那些学校,也就了解个大概,自然没有这个一路安排儿子升学的小妈熟悉。
“宁宁,你有什么想法就跟我说,千万别客气。”
“二太,宁宁还没回港城,咱们爷孙先回港城,有什么事,到时候再问二太。”岳宝华委婉地说。
“华叔,我是考虑到你们忙,想力所能及地帮忙。宁宁回港城后,事情还多,我刚好在忙慧书升学,了解了不少。”
这个二太是听不懂爷爷的委婉拒绝吗?岳宁笑了笑:“二太,这点小事,我自己能处理。我刚才问过乔君贤了,他虽然在美国读高中和大学,但他有个好友在港城读大学。他告诉我,港城有两种身份可以参加大学入学考试,一个是修完预科的学生,还有一个是自修生。自修生只有年龄限制,我打算以自修生的身份参加考试。”
“自修生虽然能参加考试,但每年能考上的又有几个?那些顶着自修生身份的,实际上是复读生。”
岳宁点头:“复读生多,那就更好了,针对这群人的培训机构肯定也多。我打算找几家口碑好的机构,选其中比较好的老师,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辅导。不过是多花点钱的事。这样不仅效率高,时间也能灵活安排,至少午市或者晚市之一,我可以跟爷爷在宝华楼学做菜,也能一举两得。”
“那你知道哪家辅导机构好吗?现在外面的辅导机构鱼龙混杂。”二太还试图说服岳宁。
“先找像您这样的家长,了解一下港城中学的排名,然后去排名比较高的中学周围找培训机构,就跟挑酒楼吃饭一样,哪家上座率高,就挑哪家。多试听几堂课就解决了。”岳宁一双晶亮的眼睛看着她,“二太,谢谢你的关心。我们还是别把时间浪费在我个人身上了,言归正传,讨论调味包吧?”
崔慧仪噗呲一声,用粤语说:“没脑子的操心有脑子的未来?”
岳宁转回话题:“喷雾干燥的调味粉和酱料包不冲突,就像麻油包和酱油包的作用。”
崔慧仪看到食品厂的谢厂长听得很认真,一瞬间她觉得自己脑子不好使了。如果岳宁的配方真的很好,那岂不是……
在崔慧仪忐忑的心情中,车子到了食品厂。
这个地方在三四十年后,可是寸土寸金的商业区啊!现在呢?一大片灰扑扑的工业厂房。
车子进了大门,停在了办公楼门口。岳宁下车,办公楼上鲜亮的标语“新时期总任务在奋斗”刷在暗旧的墙上。
穿过空荡荡的办公楼,后面的几栋车间也静悄悄的。
“怎么没有工人上班?”岳宁问。
谢厂长愕然说:“五点下班。”
好吧!上辈子自家的工厂是四班三运转,二十四小时灯火通明。岳宁告诉自己,这个时候消费还没起来,每天常日班也就够了。
食堂在车间的最后面,岳宁走在大食堂外的廊檐下,透过玻璃窗往里看。里面昏暗中,墙上贴着画报、宣传标语,还有一排排长条桌和凳子,以及一长条打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