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古收回了目光,微微凝眉:“好一个赵尹,隱藏的倒是不少。”
姚光孝心有所思,看著自家陛下无声询问。
“召內阁、一起商议下吧。”明古没有立即回答。
“是。”姚光孝心里却是已有答案,略有些可惜。
不一会,內阁二十三位丞相都来了。
明古將赵国的情况说了出来。
听到赵国的国运隱藏了不少,在三百五十万界左右时,纷纷皱起眉头。
好一个赵尹!
好一个赵国!
这等发展速度,虽不能跟大乾相比,但也足以让大乾重视,视为对手了。
“陛下,赵国有此实力,定不会甘愿臣服我大乾。
我大乾將之镇压可以,但难免会消耗不小。
即便赵国臣服,也会留下一个不小的隱患。
如今时机,削弱自身、留下这个隱患,皆非明智之举。
臣认为,可以先避开赵国,搜寻其它弱些的神王朝,纳为藩属国。
同时,虽然要避开赵国,但触手可遍布赵国周围,压迫赵国的势力范围扩张,只给其留下西南一面,制约其实力发展。”
涉及战略方面,刘书温依旧第一个开口道。
內阁其他擅长战略的人也纷纷开口,大部分差不多意思。
最后,明古確定下来。
暂不对赵国动手。
当得知赵国大概的真实国运后,他就有了这个决定。
原因主要也是刘书温说的那两个。
诸强相爭,必定是先吃弱国,后面再吃强国。
否则只会白白便宜了其它强国。
另外,还有一个大的原因,刘书温没有说。
赵国毕竟是大乾相熟的神王朝,实力不弱,大乾也有信心將之镇压。
赵国存在大乾西南方向,算是成为大乾西南方向的一道屏障。
这道屏障在未来,可能会发挥出不小的作用。
还提前帮大乾探索更广的范围,是大乾预定的踏脚石。
隨后,明古让內阁制定出如何限制赵国的策略。
这不是刘书温口中说的那么简单,需要大量的情报信息。
直到几百年后,一份限制赵国的战略方案才確定下来,开始施行。
这个过程也不是立马能完成的,需要长时间。
大致过程就是大乾的势力范围,向赵国的周围扩张而去,只留给赵国西南方向。
到时赵国只有两个选择。
第一,跟大乾打。
第二,向西南方向扩张。
赵国敢主动跟大乾打吗?
大乾內阁极有自信,对方不敢。
一百一十万光年外的赵国中。
等了上千年,也没见到大乾要打大赵的样子,赵尹心中確定大半,大乾这是忌惮了,
短时间不会对大赵动手了。
赵尹心中大喜,不仅仅是大赵现在不用面对大乾这个大敌。
还有出了当年的一口闷气。
这几百万年来,他几乎一直將大乾当做最大的敌人,时刻不敢怠慢。
隨著大乾越发强大,就像是一道阴影悬在他的头顶。
他也始终在暗中看著大乾,不敢在明面上与其接触,还刻意避免。
大乾直到现在才发现赵国,这正是比较重要的一条原因。
如今,大乾发现大赵了,却没有动手。
这代表著他这几百万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强如大乾,也不敢轻易对大赵动手!
赵尹觉得心中多年的压力和阴影,消散了不少。
“我还有机会。』
虽然大赵距离大乾仍差距不小,但只要大乾出现什么意外,我大赵就有追赶之机。
“静待时机。』
赵尹看向大乾的方向,丝丝不甘人下的雄心激盪,
大乾。
明古不能完全清楚赵尹的想法,但即便完全清楚了,他也不在意。
昔年的一条丧家之犬罢了。
即便现在变成了一只雄狮,也算不上他真正的敌人。
不现在杀了,只是不值得。
等时间越长,赵国的实力就会距离大乾越远,大乾收拾它的代价、就会越少,现在不用著急。
將赵国的事交给內阁,明古將心思收回来,继续专注三大神通和內政。
洪武二十八元五万年左右,大乾虽然主要向赵国发展,要制约赵国,但其它方向也没放弃,发现了除赵国及其五座藩属国神王朝之外的、第十座神王朝。
这座神王朝位於大乾正西方一百五十万余光年,实力要比大乾其它藩属国都强一些,
魔下还有一个神王朝藩属国。
但对现在的大乾,也不算什么。
直接动手,將其镇压。
大乾收穫了第十座、以及第十一座神王朝藩属国,每年一千三百万兆金的上贡。
大乾还从这座神王朝处得知了一条极为重要的信息。
再往正西方向七十万光年左右的距离,有一座强大的神王朝触手、正一点点蔓延过来。
明古君臣不敢轻视,立即投入大量的力量探查而去。
他们清楚,自己的推测没有错。
人族疆域虽大,但隨著眾多神王朝的实力越来越强,人族疆域相应的就会显得越小。
强大的神王朝,迟早会碰撞在一起。
赵国在大乾眼里算不上强大,但也绝对不弱。
所以赵国算是第一个,这个正西方向的、应该就是第二个了。
大乾不惧任何对手,但谨慎是必须的。
一边关注著西方未知的对手,一边谋划著名对赵国的战略大乾也正式开始、藉助十一座神王朝藩属国的力量,搜寻其余神王朝,以此节省大乾的力量。
这种行为毫无疑问是进一步侵犯神王朝藩属国的利益。
十一座神王朝藩属国肯定是不想帮助大乾的。
不过没关係。
一手大棒、一手甜枣就行了。
大棒是大乾让他们无法反抗的实力。
甜枣是大乾许诺,只要找到一座新的神王朝,大乾可以减免他们每年百万兆金的上贡。
顿时,这十一座藩属国沉默了。
仅仅半年,大乾的第一座神王朝藩属国盘国,就给大乾提供了一座新的神王朝位置。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