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烟臺山大战(下)
两年前,戚继光组建登州军,最早用的是登州卫,原因也很简单,有戚家、王家这两家子弟在,有陈锐留下的两百多边军老卒在,战力、士气、忠诚度都能得到一定的保障。
之后,戚继光出任山东副总兵,掌登州五卫所,得舟山支援,挑选卫所精锐组建成军。
去年山东三战之后,戚继光出任山东总兵,从青州、莱州、平度州中挑选青壮入军。
简而言之,戚继光没有选择登州本地青壮这是有原因的,他最怕韃靶驱使民眾扑寨,即使能坚守,士气也会一点点衰败下去。
但戚继光没想到,这一轮来攻寨的並不是北地汉军步卒,而是之前在青州大败而降敌的徐八部下的明军降兵。
面对面的廝杀中,两人刀刀相撞,猛然抬头才发现是嫡亲的一对兄弟。
战阵之中,哪里容得脉脉温情,哪里容得一丝耽搁,电光火石间,汉军步卒已经扑入寨中,兄弟两人只剩下一人独活。
木塔上的戚继光也略有些紧张,一边观望山坡下韃靶骑兵的动向,一边调兵遣將。
戚继光的小舅子王飞带著数百预备军扑来,在小门附近与杀进来的敌军生死搏杀,外围的汉军步卒也纷纷向这边涌来。
戚继光的手用力的摁在木製的横杆上,手指用力,將横杆上的木头都抠出一个小洞,直到韃靶骑兵已经开始向山坡这边移动,他才放声大呼,“开门!
一”
戚继光的右手成拳头用力砸下,將横杆砸得断开,现在是危机,但也是战机!
隨著高声的指挥,烟臺山大寨西南面的四座大门哄然洞开。
虽然在五六百步外,但不彦台吉也看的清清楚楚,登时大喜过望。
这些天来,烟臺山大寨的大门时而紧闭,时而大开,这与攀爬上坡的步卒兵力有关,更与韃靶骑兵距离远近有关。
如果韃靶骑兵相对比较远,登州军往往会寨门大开,步卒居高临下,猛衝破阵,甚至骑兵也会触动,汉军步卒很难扛得住,而韃靶骑兵却不能及时来援。
而今天,韃靶骑兵距离大寨不算近,但也不算远,甚至已经有部分步卒攻入寨中。
虽然心中也有疑惑,比如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寨门大开但不彦台吉依旧觉得这是个机会。
两千余轻骑开始聚集,开始加速,五六百的距离,即使有一定的坡度,也並不算远。
就在不彦台吉双腿紧夹,挥舞马鞭的时候,耳边突然有轰隆隆的雷鸣声连绵不绝的炸响。
值得一提的是,戚继光在歷史上就没吃过败战,这样辉煌的履歷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能力,更是因为他的作战方式。
这位名將讲究“谋定战”。
没有把握,那就不会出兵,即使这一世被困在大寨中,戚继光也秉承这个观点。
莫名其妙的寨门大开,自然是有后手的,
四座大门的门后,黑压压的炮口轰出了数以百计的弹丸以及碎石,將衝进来的汉军步卒最前方打成了血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