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突然一拍桌子,道:“大师,我实话跟你说了,这些东西不愁卖,你们也想要,我会便宜些脱手。但是你要是想着拐弯抹角地坑我,那我只能上报宣帅,到时候面上须不好看。”
智慧心中暗骂,西北的贼配军,最是性子暴躁无礼。
不过他说的也得考虑,童贯向来和大相国寺没有什么往来。
如今的皇帝崇道,大相国寺的流水已经不如往年,绝对不能再得罪这样的人。
“请容贫僧与主持师兄商议一番。”
“大师请。”
陈绍坐在佛堂内,看着上面笑呵呵的弥勒佛,起身拜了一拜。
大虎正好进来,见他拜佛,也跟着弯腰,嘴里念念有词。
智慧来到主持处,正好监寺也在。
他小声把事情说了一遍。
主持智清长老睁开眼,说道:“此事不可等闲视之,你马上派人,去查一下捧日军指挥使。”
大相国寺的人脉,在汴梁城没得说。
很快,就有和尚进来,躬身道:“回禀禅师,弟子已经查明,捧日军新来的指挥使,是个二十不到的年轻人,确是太尉童贯从西北带回来的。”
几人对视一眼,智清长老点了头,说道:“既如此,这倒是个机会,智慧。”
“弟子在。”
“按高价收了这位的书画,然后再准备一份厚礼。”
大相国寺不缺钱,缺的是送礼的机会。
当你做官做到了童贯这个级别,别人挖空心思想的,或许只是怎样才能给你送礼。
房中几个高僧,显然也都有这样的见识,闻言并没有多说什么。
陈绍打着童贯的名号敛财,这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刚才那和尚脸色一变,他就懂了。
于是顺水推舟,说些模棱两可的话,让和尚们自己猜去。
至于他们觉得自己一个军汉,不会有这些文雅东西,书画必然都是童贯的。
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反正我可没说。
果然,没过多久,大和尚智慧笑呵呵地回来。
“叫施主久等了!”
“不急不急,反正没什么事,拜拜佛也是好的。”陈绍一改刚才的跋扈,笑道:“大师不知,在下乃是虔诚的我佛信徒,早就想来拜了,择日不如撞日。”
大相国寺不愧是现金流,手里的资金确实宽裕。
陈绍把玩着手里的一双美玉,这是人家格外赠送的。
这对玉珏玉工巧妙,分则为珏,合则为璧,且还镂刻八字小篆: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自己把李师师送出来的东西,卖了三万贯,而且还有些好的没出手。
和尚们签好了契约,随时可以上门去支取,只等刘光烈和他的人手到了,去寺里取钱就可以了。
正好他们西北军的背景,也能和自己的话圆起来。
三万贯.
陈绍心中暗爽,这波软饭是吃爽了。
在西北就算真的被童贯提拔,成为一个军头,你别管规模是大是小,兵力是多少。
只要你没钱养兵,那你就得听人家童贯的。
谁养着他们,他们听谁的。
想要有自己的部曲,就必须有钱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