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微微点头,摆手吩咐道:“让他们改一改战报,就说歼敌八千,俘获两千,凑个整数。其中俘获的一千五百人已经就地收编,弃暗投明,其余五百死硬夏贼,运到延安府,当街斩首祭旗,祭奠刘法和熙和军将士。”
手下点头领命,童贯眉毛一扬,淡淡道:“五百俘虏没问题吧?”
“没有问题,五百人已经在路上了!”
童贯点了点头,说道:“不用走的太快,沿途慢一些也行。斩首时候,要在延安府,召集陕西五路将领,前来观礼。”
“属下明白!”
童贯心中一喜,这手下也太争气了。
你们西军打不赢的仗,胜捷军一出手就赢了。
种师道看着下面的童贯,有些犹疑,刚才还板着脸的死太监,怎么突然精神起来了?——
兴庆寨内,陈绍正指挥着一群民夫垦荒。
横山,已经被他视为自己的地盘,虽然他实际掌控的地盘,还不到整个横山的百分之一。
这里打赢了一仗,而且有粮食,来投奔的人越来越多。
韩世忠新得了五百多匹战马,忙着训练新兵骑射。
堡寨后山,植被茂密,其中有不少桦木,木质细腻,易削直,可以用来制作弓箭。
陈绍坐在一截木桩上,崔林站在他身旁。
“你去鄜州找到我表兄,就说我托他买些种子,麦、豆、麻,能种的都要。”
“统制,人越来越多,寨子里快装不下了。”远处走来一个中年人,是陈绍近来刚提拔的,帮他管理兴庆寨的寨主。
此人名叫杨成,是天都山附近的西夏汉人,躲避战乱逃到了横山。
他在西夏,目睹了西夏官吏腐败,民不聊生,部落乱斗,以为西夏覆灭不远,本想就此弃夏归宋。
结果没想到宋军太拉跨,被人追杀到了横山。
其实目前几个帝国和势力,全都那么回事各国百姓只看到自己国家一团糟,浑然不知其他的邻居也一样。
赵良嗣就是吃了这个亏,放弃了大辽三公九卿的高位,跑来投奔大宋。
杨成在西夏时候,做过领农”,类似于大宋的里正,也就是后世的村长。
他的家族和他一起逃亡,如今还有十几个亲人,所以保卫堡寨的心很坚定。
铁了心跟陈统制干。
陈绍对他也很倚重,毕竟这里的土地长什么庄稼,他可一窍不通。
今天杨成安置新来的生口,发现三个堡寨都已经满了,于是便来找陈绍。
陈绍听完,想了一会,说道:“修,继续修!”
“修建堡寨,需要报备,经由宣抚司批准才行。”
陈绍笑道:“先修着,不然等报备完,来回传令,不知道要浪费多少时间。我去找宣帅说一声,顺便再讨要几个辎重队来。”
辎重兵,是有修筑职能的,比民夫专业一点。
陈绍绝对不会将来投奔的百姓,驱赶到大宋境内。
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是最宝贵的资源,乱世之中尤其如此。
曹老板打仗为什么猛,百姓们为啥听到他的名字就跑,就是因为曹老板每攻下一个地盘,就要把这里的百姓全部掳走,赶到自己的大后方去。
陈绍决心像曹丞相看齐。
因为曹丞相一直都是陈绍的偶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