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北美迟早药丸
北美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市,a124研发基地。
玻璃幕墙反射着初秋的冷光,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精密仪器冷却液和金属的特殊气味。
今天,是决定a124命运的日子,氢基气态锂量产进度的最终汇报。
主要的金主,特斯啦的科技狂人ceo马士克和平果的代理ceo酷克,均已抵达。
一个冷知识,现在的马士克火箭回收还没有成功,特斯啦也还没量产,只有概念车网罗了一批预定车主。
新能源汽车预售,就是从马士克这开头的了。
他只是一个卖了paly pel(北美版支富宝)的暴发户,一直在北美媒体上大放厥词,扬言要登陆火星!
除了a124自身的研发力量外,代表普林嘶顿大学与nvsa(北美太空总署)的陆知行教授,也早已率领团队在此驻扎奋战了大半年,总算成功开发出了一款勉强具备商业化潜力的二代氢基气态锂。
一代氢基气态锂,今年4月种深城工博会上,a124为了收割股市韭菜,已经公开亮相过了。
然而一代氢基气态锂58wh/kg的能量密度实在太过平庸,连商业化的门槛都摸不到,最终也只能沦为股市里用来炒作概念,收割韭菜的工具!
a124的总裁穆吉·伊佳兹,一位笑容格外热情、言语极具感染力的阿三裔高管,亲自在门口迎接这两位科技界的巨头。
众所周知,当一家北美的企业有了一个阿三裔的高管,然后就会发展出一群阿三裔员工
“马士克先生!酷克先生!欢迎莅临a124!你们的到来,让沃尔瑟姆今天的阳光都显得格外灿烂!”
穆吉·伊佳兹张开双臂,声音洪亮,仿佛来的不是投资人,而是久别重逢的老友。
他显得非常热情,巧妙地忽视了酷克身后那位面容精致、身材薄肌的年轻男助理。
马士克看向酷克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厌恶,但表面上的礼节依旧维持着。
穆吉知道,这是a124的背水一战。
若此次氢基气态锂项目再无法拿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成果,a124除了申请破产保护,被摆上货架,别无他路。
原因也很简单,阿三裔太多了,干活的人没了,堂堂北美第一电池公司,居然沦落到快破产的地步了。
所幸,a124并非没有买家,种家的万响集团,那个可以大致被类比为“种搏世”的汽配巨头,其掌门人路冠球(种企业家俱乐部5号理事)正对新能源电池领域虎视眈眈,对a124流露出浓厚的收购兴趣。
一个冷知识,后世a124成为万响的马甲后,还到国内建厂了,在全球十大电池企业中,它创造了一个宁得和btd都没有的记录。
除了吃国内的新能源补贴,它吃过北美的新能源补贴.
没错!就是现在还在大选的布莱克大统领承诺的医疗、保险、新能源补贴法案,堪称北美版本的国补。
万响集团套着a124的马甲吃两家国补,额这就很难评你知道吧!
“我们必须承认,种的远橙在气态锂领域取得了惊人的突破!”
穆吉·伊佳兹一边引路,一边侃侃而谈,言语间充满了“乐观”,或者说阿三一贯盲目的自信。
“但这恰恰证明了我们方向的正确!氢基路线才是更纯粹、更具潜力的未来!
他们只是暂时领先,而我们有普林嘶顿的智慧,有nvsa的视野,有特斯啦的颠覆精神,还有平果对完美的极致追求!
集合我们最顶尖的力量,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a124很荣幸能成为这个伟大联盟的基石.”
他的话语极具煽动性,试图将一次前景未卜的技术汇报,包装成一场伟大征程的起点。
马士克不置可否地听着,酷克则保持着礼貌而疏离的微笑。
一行人终于来到了核心实验室。
陆知行教授,一位神情略显疲惫但目光专注的学者,正等在那里。
他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切入正题,开始介绍和演示他们基于远橙“mof-蜂巢”结构思路,搞出的氢基气态锂电池样品。
“我们采用了目前全球最顶尖的崧下碳硅电极技术!”陆教授的声音平稳而清晰:“这确保了电池具备极佳的循环稳定性和对快充的适配性。”
酷克微微点头。
马士克则更关心实际性能,直接发问:“快充性能如何?能超越对方那种嗯,据说3分钟充满整车80%的蜂巢电池吗?”
陆教授推了推眼镜:“马士克先生,快充速度不仅取决于电极,更受电池本身化学体系的限制。”
“崧下的碳硅电极技术理论上可以支持10c甚至更高的快充倍率,但很遗憾,我们目前的氢基气态锂体系,仅能稳定支持2c快充。”
马士克是搞技术的出身,立刻抓住关键:“我记得资料显示,陈氏气态锂本身支持8c快充?那岂不是我们的4倍?”
“不!”陆知行摇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复杂:“我详细研究过远橙公布的蜂巢电池参数。”
“他们的陈氏气态锂材料本身,理论快充上限的确是8c。
之所以能达到惊人的充电速度,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mof-蜂巢结构设计和.嗯,可能是特殊的催化物配方。
但实际上,他们蜂巢电池快充上限只是4c。
他们的电极,据我们分析是石墨烯复合金属有机物,最高也就适配4c。
但.如果他们换用崧下的碳硅电极.”
陆教授顿了顿,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限制蜂巢动力电池快充倍率的,是电极技术,而不是电池材料。
至于外部的充电输电技术,陆教授和马士克都没提,全球特高倍率充电输电技术,现在的种已经是顶尖水平了。
原因自然不必多说,全球电力一哥叫国电,二哥叫南电,都姓种啊!
马士克摸着下巴,眼神里闪着光,显然已经开始畅想,一旦突破电极技术瓶颈,搭载了远橙蜂巢电池的特斯啦,充电速度直接迈入“读秒时代”的场景了。
到时候特斯啦充电时间的痛点,都不是问题了,充电甚至比你加油快啊!
嗯!现在特斯啦的内华哒超级电池工厂,还在马士克的ppt上呢!
远橙:有人在叫我吗?我好像听见有人在说超级电池工厂?
氢基气态锂的充电倍率受限于电池材料,只能达到2c,即使电极再先进也无济于事了。
一旁的穆吉·伊佳兹内心暗叫不妙,赶紧插话,试图转移焦点。
“马士克先生,之前我们不是通过一些渠道,拿到了远橙第三代增压方案的电池样品吗?陆教授,那些技术能否应用在我们的氢基气态锂上?”
陆知行脸上露出一丝苦笑,真那么容易移植技术就好了。
“穆吉·伊佳兹先生,远橙的三代技术,看似只是在二代mof-蜂巢结构内部增加了多组蜂巢单元,但真正的核心难点在于带电汽化、以及增压注入的精密工艺和控制模型。
我们没有具体的工艺参数和控制模型,单纯模仿结构意义不大。
要完全吃透并复现,即使有样品参考,恐怕也需要3到5年的持续研发和试错。”
“3到5年?”
酷克的眉头立刻紧锁起来,商业嗅觉告诉他这绝对不行:“这个时间太长了!”
“远橙在种几乎是举国之力支持下,正在疯狂扩张产能和抢占市场,甚至还规划了一座日产千万支电芯的超级电池工厂!”
听到酷克说远橙有超级电池工厂,与自己的规划不谋而合后,马士克的眼睛都不由的亮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