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討论许久,仍无法確定线索的核心关联。小孙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在废弃山道发现的摩托车轮胎印,边缘有轻微变形,会不会是车辆载重物后造成的?比如载著尸体时,轮胎受力不均,导致痕跡变形。如果能找到同款变形轮胎的摩托车,说不定就能锁定嫌疑人。”
“这倒是个思路,” 小杨点头,“但摩托车轮胎变形的原因有很多,老化、磨损、载重都可能导致,仅凭这一点,很难精准排查。而且周边乡镇的摩托车数量太多,没有更多特徵,排查难度太大。”
他指著松树林里的金属打火机:“这个打火机或许能提供点线索 —— 虽然没有指纹,但品牌和款式如果能確定,我们可以排查周边的小卖部,看看有没有人近期购买过同款打火机,说不定能找到嫌疑人的购买记录。”
小孙拿出手机,对著打火机拍照,发给技术科的同事:“让他们儘快確定打火机的品牌和生產批次,我们好展开排查。另外,把纤维样本和塑料碎片也送去化验,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成分信息。”
夕阳西下,山间的温度渐渐下降,两人终於完成了扩大范围的勘查,带著新发现的线索返回山下。小杨看著手里的证物袋,里面装著纤维、打火机、塑料碎片和鞋印模型,心里清楚,这些线索虽然零碎,但每一条都可能是解开案件的关键 —— 只是目前还缺少能將它们串联起来的核心信息。
“回去后,我们先把这些线索整理好,发给技术科优先化验,” 小孙说道,“同时跟小王同步一下情况,他们排查监控时,如果发现有携带同款打火机、穿女士布鞋的人员,也能多一个排查方向。”
小杨点头:“另外,明天小王他们去废弃工厂排查,我们也一起去,说不定能在工厂里找到更多与这些线索关联的证据,比如打火机的包装盒、塑料碎片的完整包装袋,甚至是嫌疑人留下的其他痕跡。”
警车驶离山脚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山间的雾气开始升腾。小杨和小孙坐在车里,看著窗外渐渐模糊的山林,心里清楚,虽然目前还没有重大指向性线索,但扩大勘查的收穫,至少为案件侦破增加了更多可能性。他们期待著技术科的化验结果,也期待著小王团队的监控排查和明天的废弃工厂勘查能有新突破 —— 只有將所有线索串联起来,才能早日锁定嫌疑人,让山林里的无名死者得以安息。
回到支队后,两人立刻將新发现的线索送往技术科,並向李明匯报了勘查情况。李明看著线索清单,眉头微蹙:“线索虽多,但缺乏核心指向,看来还需要进一步排查。明天你们和小王一起去废弃工厂,务必仔细,不能放过任何细节。同时,让小周加快死者身份的排查,结合这些新线索,说不定能有意外收穫。”
夜色渐深,刑侦支队的灯光依旧明亮。小杨和小孙坐在办公室里,整理著勘查报告,墙上的案件线索图上,又多了几个新的標记 —— 每一个標记,都代表著向真相迈进的一小步。他们知道,侦破案件需要耐心和细致,只要不放弃,终將找到那把串联所有线索的钥匙,揭开案件的最终真相。
下午 2 点,刑侦支队解剖室的恆温系统稳定在 16c,比常规解剖温度低 2c—— 这是张林为减缓高度腐败尸体的组织降解特意调整的参数。载著山林尸体的冷藏车缓缓驶入通道,两名工作人员穿著生物防护服,小心翼翼地將尸体抬到解剖台上。尸体被密封袋包裹著,即使隔著透明袋,也能看到深色衣物与腐败皮肤粘连的斑驳痕跡,一股浓烈的腐臭味透过过滤系统,隱约在解剖室瀰漫。
“准备解剖器械,先进行尸表检验,重点记录腐败特徵和损伤痕跡。” 张林戴著双层乳胶手套,声音透过防毒面具传出,带著轻微的闷响。助理小林早已將解剖盘按顺序排开,镊子、手术刀、骨锯等器械在无影灯下泛著冷光。他打开密封袋,尸体的腐败状態完全暴露 —— 全身皮肤呈暗绿色,多处出现腐败气泡和表皮剥脱,面部肿胀变形,眼球突出,口唇外翻,舌头伸出,符合死后 7-10 天的高度腐败特徵巨人观前期。
“死者为男性,年龄初步判断 40-50 岁,身高 172cm根据股骨长度推算,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小林一边测量一边记录,“尸僵已完全缓解,全身关节鬆弛,这是死后 48-72 小时尸僵缓解的典型表现,但结合腐败程度,说明死亡时间已远超 3 天;尸斑完全固定,呈暗紫红色,位於背部、臀部及四肢后侧未受压部位,指压不褪色,符合死后 24 小时以上尸斑固定的特徵。”
张林蹲在解剖台旁,用解剖针轻轻刺破尸体腹部的腐败气泡,褐色的腐败液体缓缓流出:“腐败气泡內的气体主要为硫化氢、氨气,气味浓烈,说明腐败已进入活跃期。再看尸体的腐败静脉网 —— 胸腹部皮肤可见树枝状的暗褐色血管网,这是腐败过程中血液分解、血管扩张形成的,通常出现在死后 5-7 天;另外,尸体右下腹出现尸绿,已蔓延至腰部,尸绿是肠道细菌分解血红蛋白形成的,最早出现在死后 24-36 小时,蔓延速度与环境温度相关,结合山林日间平均 22c、夜间 15c的温度,推算腐败进程已持续 7-9 天。”
“要不要结合昆虫学证据进一步精准判断死亡时间?” 小林指著尸体头髮里的几只蛆虫,“头髮里有 3 龄蛆虫,长度约 1.5cm,还有少量蛹壳,或许能通过昆虫发育周期推算更精准的时间。” 张林点头:“必须取样,昆虫学证据是高度腐败尸体死亡时间判定的关键补充。” 他用镊子从头髮、衣物缝隙中收集蛆虫和蛹壳,放入装有防腐剂的標本瓶:“3 龄蛆虫发育至蛹壳,在当前环境温度下需要 5-7 天,结合尸腐特徵,综合判断死亡时间为 8 月 20 日左右,误差不超过 2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