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院內,学者们爭相传阅这本崭新的期刊。
“这比我想像的要好得多,”一位年长的物理学教授评价道,“不仅有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还有实用的技术介绍。”
“我特別喜欢那篇关於电流的文章,”另一位教授说,“写得如此清晰,连我的学生都能理解。”
然而,也有人对期刊提出了批评。一些保守的学者认为,將学术研究与实用技术混在一起,会降低科学的纯粹性和严肃性。
“科学不应该被功利主义所玷污,”一位老教授在科学院的茶会上大声抱怨,“研究的目的是探索真理,而非追求实用。”
林恩对这些批评並不在意。
“任何新事物都会遇到阻力,特別是来自那些习惯於旧秩序的人。”
“但我相信,隨著时间的推移,期刊的价值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他宽慰洪堡兄弟:“起码,大部分人还是喜欢这份期刊的。”
隨著第二期的出版,期刊的影响力开始越来越大。
不仅是学者和工程师,越来越多的商人、工厂主甚至是普通的手工艺者也开始阅读这本期刊,特別是其中的技术创新栏目。
一位钟錶匠在阅读了期刊中关於精密机械加工的文章后,改进了自己的工艺,製作出了更加精准的钟表机芯。
他激动地写信给编辑部,详细描述了自己的改进过程和成果。
编辑部於是决定在下一期中开闢一个新栏目:“读者实践”,专门刊登读者应用期刊中的知识所取得的成果。
这一栏目很快成为了最受欢迎的部分之一,吸引了更多的读者参与进来。
期刊的成功也引起了国王和王后的关注。
路易莎王后特意向林恩询问了期刊的情况。
“我听说,新的科学期刊非常受欢迎,”王后微笑著说,“连我的侍女们都在討论其中的一些內容。”
林恩谦虚地回应:“这要归功於所有参与其中的学者和读者。期刊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让知识能够更自由地流动。”
这確实不是他的功劳,事实上他把几乎所有的学术性的东西都推给了编辑部,当起了自己的甩手掌柜。
没办法,他並不了解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准,很多在他看来已经成为定论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其实还处於懵懂状態。
而且他实在太忙了,沙恩霍斯特他们的军事改革委员会已经让他够头疼了。
所以他把教育改革甩给了洪堡他们,工业改革则甩给了施泰因和哈登堡他们。
说实话,想法太多,真的有时候会逼疯他。
“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王后继续说,“也许可以增加一些关於家政和园艺的內容?”
“这样更多的女性读者会对科学產生兴趣。”
“这確实也是个好主意,陛下。”
“我们可以设立这个期刊下的另一个板块,专门介绍常识性知识。”
“事实上,我认识几位在植物学和化学领域很有造诣的女性,也许可以邀请她们撰写一些文章。”
王后点了点头:“那相当的不错,我也会向国王陛下推荐你的期刊的。”
“非常感谢。”
忙完了期刊的事,林恩回到了办公室。
一封信件正静静躺在他的桌上。
“终於有消息了。”
林恩迅速拆开信封,是莱尔德先生寄来的最新进展报告。
炼钢厂,马上就可以开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