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口中的“必要的措施”,指的就是那些严重损害美国利益的“枢密院敕令”。
这些敕令规定,任何中立国船只,如果想要前往法国或其盟国的港口,都必须首先在英国港口停靠,並接受检查和纳税。
这实际上等於迫使所有与欧洲大陆进行贸易的美国商船,都要首先经过英国的“许可”,才能继续航行。
“公使先生,恕我直言,贵国政府的『枢密院敕令』,已经严重侵犯了美国作为中立国的权利,並对美国的贸易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我们认为,这些敕令是不公正的,也是不可接受的。”
史密斯语气坚定地说道。
厄斯金似乎早就预料到史密斯会这样说,他並没有表现出任何惊讶或恼怒,只是微微耸了耸肩,用一种略带无奈的语气说道:“国务卿先生,我理解您的立场。”
“但是,您必须明白,我国政府颁布这些敕令,並非是为了故意损害美国的利益,而是为了对抗拿破崙的暴政,为了维护欧洲的秩序和自由。”
“我们相信,在这场捍卫文明的斗爭中,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都应该站在我们这一边。”
“站在你们这一边,就必须牺牲自己的利益吗?”史密斯反问道,语气中带著一丝嘲讽。“公使先生,恕我难以苟同。美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我们有权根据自己的利益,来决定自己的外交政策。”
“我们不希望捲入欧洲的战爭,我们只希望能够自由地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
厄斯金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如何回答史密斯的问题。
然后,他抬起头,目光中带著一丝试探的意味,说道:“国务卿先生,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哦?洗耳恭听。”史密斯挑了挑眉毛,示意厄斯金继续说下去。
厄斯金微微向前倾了倾身体,放低了声音,说道:“国务卿先生,正如我刚才所说,我国政府並非无视美国所遭受的损失。事实上,在伦敦,也有一部分有识之士,正在呼吁政府重新评估对美政策,寻求与美国达成某种谅解。”
史密斯心中一动。
他知道,厄斯金所说的“有识之士”,很可能就是指英国国內那些受到贸易封锁影响的商界和工业界人士。
这些人已经开始感受到战爭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希望能够恢復与美国的贸易,以缓解国內的经济压力。
“公使先生,您的意思是……”史密斯试探著问道。
厄斯金笑了笑,说道:“我的意思是,或许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方法,既能够维护大不列顛的战爭利益,又能够照顾到美国的合理关切。”
“比如说,如果美国政府能够採取一些措施,限制与法国及其盟国的贸易,以表明美国的中立立场,那么,我国政府或许可以考虑,在一定程度上放宽对美国贸易的限制。”
史密斯心中快速盘算著。厄斯金的这番话,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
如果美国能够主动限制与法国的贸易,以此来换取英国放宽“枢密院敕令”,这似乎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交易。
毕竟,与法国的贸易量,远不如与英国的贸易量。
而且,拿破崙的“大陆封锁”政策,也已经对美国的对欧贸易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主动限制与法国的贸易,或许並不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太大的损失。
但是,这里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美国政府已经实施了对法禁运政策,但效果並不理想。美国的商人为了追逐利润,仍然通过各种渠道,与法国进行走私贸易。
如果美国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法禁运,势必会付出更大的代价,並可能引发国內商界的不满。
其次,英国人所说的“在一定程度上放宽限制”,究竟意味著什么?他们会撤销所有的“枢密院敕令”吗?还是仅仅是一些无关痛痒的让步?如果仅仅是一些小恩小惠,那美国政府就难以接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美国政府这样做,是否会被视为向英国屈服?是否会损害美国的国家尊严和国际形象?
要知道,国內一直有一部分人,主张对英国採取更加强硬的立场,甚至不惜与英国一战,来捍卫美国的贸易自由。
如果麦迪逊政府在这个时候,向英国做出妥协,势必会遭到国內反对派的猛烈抨击。